:::
資料庫查詢時間:2570.1991 ms
共 3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排序方式:
關鍵字 |
搜尋次數 |
關聯性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鋩鑼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樂器名,打擊樂器。一種雲南、廣西等地民族的打擊樂器,用特製的響銅鑄成,面圓體厚,直徑二十至三十公分。演奏時左手提鑼,右手執槌,音色渾厚洪亮。因鑼臍突起成乳狀(半球形),而又有乳鑼、奶鑼、包包鑼之稱。也稱為「冬鑼」。
|
鑼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一種打擊樂器。狀如銅盤,用槌敲擊而發聲。如:「銅鑼」、「鑼鼓」、「敲鑼打鼓」。
|
鋩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刀劍最鋒利的部分。如:「寒鋩」、「鋒鋩」。唐.韓愈〈祭田橫墓文〉:「何五百人之擾擾,而不能脫夫子於劍鋩。」也作「芒」。
2.泛指物體的尖端部分。宋.陸游〈試筆〉詩二首之二:「紅絲玉斗紫毫鋩,歲晚相從味更長。」
3.光芒、光輝。唐.張說〈羽林恩召觀御書王太尉碑〉詩:「魚龍生意態,鉤劍動鋩輝。」
|
![]() |
貓頭鷹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