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3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914.8653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鍾期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春秋楚人鍾子期。參見「鍾子期」條。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聚集、集中。如:「鍾愛」、「一見鍾情」、「情有獨鍾」。
盛酒的器具。亦指酒杯。如:「酒鍾」、「琉璃鍾」。
量詞。古代計算容量的單位。一鍾約等於六斛四斗,因時代或有所不同。如:「千鍾粟」。
姓。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一段時間。如:「日期」、「假期」、「學期」、「潛伏期」、「青春期」、「授粉期」、「採收期」、「危險期」。
規定、約定的時間。如:「期刊」、「定期」、「過期」、「限期」、「分期付款」、「逾期作廢」、「後會有期」。
盼望、希望。如:「期盼」、「期勉」、「期待」、「期許」、「期望」。
約定。如:「不期而遇」。
量詞。用於計算事物分期的單位。如:「訓練計畫一年分為四期。」、「這本雜誌已出版六十期。」
一周年。如:「期年」。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古代對男子的美稱。《廣韻.平聲.麌韻》:「父,尼父,尚父,皆男子之美稱。」《文選.成公綏.嘯賦》:「鍾期棄琴而改聽,孔父忘味而不食。」
伯牙絕絃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鍾子期死後,伯牙從此不彈琴,借以比喻知音難遇。《三國志.卷二一.魏書.王衛二劉傅傳.王粲》:「昔伯牙絕絃於鍾期,仲尼覆醢于子路,痛知音之難遇,傷門人之莫逮也。」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肉醬。《三國志.卷二一.魏書.王粲傳》:「昔伯牙絕絃於鍾期,仲尼覆醢於子路。」
覆醢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孔子因子路在衛被剁成肉醬,從此見到肉醬便叫人把它倒掉,不再食用。典出《禮記.檀弓上》。後比喻睹物思人。《文選.曹丕.與吳質書》:「伯牙絕絃於鍾期,仲尼覆醢於子路。」
知音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春秋時,俞伯牙善鼓琴,鍾子期善聽琴。當伯牙彈琴志在高山時,子期便從琴音感到峨峨若泰山;當伯牙志在流水時,子期又感到洋洋若江河。子期死後,伯牙便絕弦不彈,因為再也沒有人能像子期那樣懂得他的音樂了。見《列子.湯問》。後比喻了解自己的知心朋友。《文選.古詩一九首.西北有高樓》:「不惜歌者苦,但傷知音稀。」三國魏.曹丕〈與吳質書〉:「昔伯牙絕絃于鍾期,仲尼覆醢于子路,痛知音之難遇,傷門人之莫逮。」
擊節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打拍子。又用於表示得意或讚賞之意。《三國志.卷三九.蜀書.董劉馬陳董呂傳.馬良》:「此乃管絃之至,牙、曠之調也。雖非鍾期,敢不擊節。」唐.白居易〈琵琶行〉:「鈿頭雲篦擊節碎,血色羅裙翻酒汙。」
鍾子期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人名。春秋楚人,生卒年不詳。與伯牙為至交,伯牙鼓琴,志在高山流水,子期聽而知之。子期死,伯牙謂世已無知音,乃毀琴絕弦,終身不復鼓琴。簡稱為「鍾期」。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