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7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334.015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長兵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長形的兵器。如槍、大刀。《戰國策.西周策》:「故使長兵在前,強弩在後,名曰衛疾而實囚之也。」
2.可以射到遠處的兵器,如弓箭。《史記.卷一一○.匈奴傳》:「其長兵則弓矢,短兵則刀鋋。」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指事物兩端間的距離。如:「這條路長二十公里。」
指事物的距離、高度大。與「短」相對。如:「長跑」、「長途」、「長橋」、「長人」、「那件衣服太長了!」
時間久遠。與「短」相對。如:「長夜」、「長久」、「長期」、「天長地久」。
好處、優點。如:「長處」、「各有所長」。
專精的技能。如:「專長」、「特長」。
年紀大、輩分高的人。如:「尊長」、「師長」、「兄長」。
排行最大的。如:「長子」、「長孫」、「長媳」。
主管、領導人。如:「部長」、「首長」、「校長」。
年齡高出他人。如:「他長我一歲。」
生長、發育。如:「成長」。
生成、生得。如:「她長得很美麗。」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武器。如:「兵器」、「兵械」、「短兵相接」。
戰士。如:「步兵」、「兵卒」、「兵來將擋」、「單兵攻擊」。
軍隊。如:「揮兵進攻」、「兵強馬壯」、「鳴金收兵」。
與軍事或戰爭有關的。如:「兵法」、「兵略」、「兵不厭詐」、「紙上談兵」。
捉襟見肘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條。 01.《明史.卷二二○.劉應節列傳》:「徵兵如弈棋,請餉如乞糴,操練如摶沙,教戰如談虎。邊長兵寡,掣襟肘見。」 參考詞語︰襟捉肘露注音︰ㄐ|ㄣ ㄓㄨㄛ ㄓㄡˇ ㄌㄨˋ漢語拼音︰jīn zhuō zhǒu lù釋義︰猶「捉襟見肘」。見「捉襟見肘」條。 01.明.孫傳庭〈辭加級銀弊疏〉:「況自有此舉,在臣既幸展布有資,不苦襟捉肘露;在地方之人,亦以緩急足恃,謂可席慶蒙安。」 參考詞語︰捉襟肘見注音︰ㄓㄨㄛ ㄐ|ㄣ ㄓㄡˇ ㄒ|ㄢˋ漢語拼音︰zhuō jīn zhǒu xiàn釋義︰猶「捉襟見肘」。見「捉襟見肘」條。 01.《歧路燈.第七七回》:「紹聞生長富厚,平日何嘗把三十兩在心,只...
坐以待斃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兵者,以其國予人也。 〔注解〕 (1) 典故或見於三國蜀.諸葛亮〈後出師表〉。 (2) 短兵:與長兵相對而言的較短兵器。〔參考資料〕 三國蜀.諸葛亮〈後出師表〉(據《諸葛亮集.文集.卷一》引)先帝慮漢、賊不兩立,王業不偏安,故託臣以討賊也。以先帝之明,量臣之才,故知臣伐賊才弱敵彊也;然不伐賊,王業亦亡,惟坐待亡,孰與伐之?是故託臣而弗疑也。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小的矛。《說文解字.金部》:「鋋,小矛也。」《史記.卷一一○.匈奴傳》:「其長兵則弓矢,短兵則刀鋋。」
坐而待斃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兵者,以其國予人也。 〔注解〕 (1) 典故或見於三國蜀.諸葛亮〈後出師表〉。 (2) 短兵:與長兵相對而言的較短兵器。〔參考資料〕 三國蜀.諸葛亮〈後出師表〉(據《諸葛亮集.文集.卷一》引)先帝慮漢、賊不兩立,王業不偏安,故託臣以討賊也。以先帝之明,量臣之才,故知臣伐賊才弱敵彊也;然不伐賊,王業亦亡,惟坐待亡,孰與伐之?是故託臣而弗疑也。
儒將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以讀書人的才識風度擔任將領之職的人。[例]他雖不能彎弓弄劍,但是既有學識又擅長兵法,是個名副其實的儒將。
掣襟肘見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拉整衣襟,即露出手肘。形容處境的困窘。《明史.卷二二○.劉應節傳》:「邊長兵寡,掣襟肘見。」也作「掣襟露肘」。
短兵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相對於長兵而言的較短兵器。如刀、劍、斧、鉞等。《史記.卷一一○.匈奴列傳》:「其長兵則弓矢,短兵則刀鋋。」明.沈明臣〈凱歌〉:「狹巷短兵相接處,殺人如草不聞聲。」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