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6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334.4915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阿附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巴結奉承,比附迎合。《三國志.卷一.魏書.武帝紀》:「長吏多阿附貴戚,贓汙狼藉。」《三國演義》第二○回:「忠臣不怕死!吾等死作漢鬼,強似你阿附國賊!」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迎合、偏袒。如:「阿附」、「阿私」、「諂媚阿諛」。《孟子.公孫丑上》:「智足以知聖人,汙不至阿其所好。」《呂氏春秋.離俗覽.高義》:「阿有罪,廢國法,不可。」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依傍、依靠。如:「依附」、「歸附」。
相黏不分。如:「附著」、「黏附」。
接近、靠近。如:「附近」、「附在他耳邊低語。」
應和。如:「附和」、「附議」。
增加、連帶的。如:「增附」、「附帶」、「附設」、「附加」、「附件」。
投其所好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們的智慧和識見都足以瞭解聖人,所以當他們三人在稱揚孔子的時候,雖有誇大之處,卻不至於用私心,去迎合、阿附他們所尊敬的人。」孟子的用意,在於讓公孫丑了解,從這三個人所說的話,可以知道人們對於孔子的推崇。後來「投其所好」這句成語就從這裡演變而出,指迎合他人的愛好。出現「投其所好」的書證如宋.張耒〈司馬遷論下〉:「蓋其尚氣好俠,事投其所好,故不知其言之不足信,而忘其事之為不足錄也。」
阿諛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阿附諂諛。《隋書.卷六一.郭衍傳》:「衍能揣上意,阿諛順旨。」《三國演義》第三二回:「吾生為袁氏臣,死為袁氏鬼,不似汝輩讒諂阿諛之賊!」
燕雀處堂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03.《三國演義》第一一三回:「珝奏曰:『近日中常侍黃皓用事,公卿多阿附之。入其朝,不聞直言;經其野,民有菜色。所謂「燕雀處堂,不知大廈之將焚」者也。』」
權勢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權柄勢力。《史記.卷六.秦始皇本紀》:「貪於權勢至如此,未可為求仙藥。」《大宋宣和遺事.元集》:「滿朝上下,皆喜諛佞,阿附權勢,無人敢言其非。」
阿其所好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們的智慧和識見都足以瞭解聖人,所以當他們三人在稱揚孔子的時候,雖有誇大之處,卻不至於用私心,去迎合、阿附他們所尊敬的人。」孟子的用意,在於讓公孫丑了解,從這三個人所說的話,可以知道人們對於孔子的推崇。後來「投其所好」這句成語就從這裡演變而出,指迎合他人的愛好。出現「投其所好」的書證如宋.張耒〈司馬遷論下〉:「蓋其尚氣好俠,事投其所好,故不知其言之不足信,而忘其事之為不足錄也。」
媚灶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語本《論語.八佾》:「與其媚於奧,寧媚於灶。」比喻阿附權臣。漢.崔寔〈政論〉:「吏或實清廉,心平行潔,內省不疚,不肯媚灶。」
侯方域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桃花扇》描寫了他和秦淮名妓李香君的故事廣為人知。他自己寫的《李姬傳》也寫出了李香的明大義、辨是非、不阿附權貴的高尚品德。 著作《壯悔堂集》、《四憶堂詩集》 觀點早年曾參加復社,以「興復古學」為號召,因而得名。本是以「獎進後學」為目標的學術性團體,但是後來成為政治團體,涉入黨爭,惟對清初樸學經世致用哲學思想承傳影響甚巨。南明滅亡後,復社部分成員堅持抗清,復社遂成為抗清組織,於順治九年(1652年)被迫解散。 評價賈開宗《侯朝宗本傳》說他:「幼博學,隨父司徒公官京師,習知朝中事。嘗嘆曰:『天下且亂,所見卿大夫殊無足以佐中興者...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