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7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421.8898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隸變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文字學上指篆書改寫成隸書的經過。隸變過的形體,往往與原篆有些差異。例如:篆書「&9868._104_0.gif;」隸定成「秊」;隸變成「年」。隸定字仍可窺測出篆體的結構,隸變字則變形較大。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更改。如:「變化」、「改變」、「演變」、「千變萬化」、「一成不變」。
突發的事件。如:「兵變」、「九一八事變」。
臨機應付的方法。如:「機變」、「通權達變」。
變動的、變異的。如:「變數」、「變態」。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附屬。如:「隸屬」。
古代稱地位卑賤或供人役使的人。如:「奴隸」、「僕隸」。
漢字的一種形體,盛行於秦、漢,或稱為「隸書」。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一種書寫方法。運筆至轉彎鉤處,先輕頓,再轉筆而出。清.錢泳《履園叢話.卷一一上.書學.隸書》:「迨鍾傅一出,又將漢隸變為轉折,畫平豎直,間用鉤趯,漸成楷法,謂之真書。」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逢」的異體字。
姓。如周代有逄同,漢代有逄安。
隸定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文字學上指將篆書改寫為隸書的經過。惟寫定時往往摹擬篆體的結構,此點與「隸變」不同。如「隸古定尚書」即指將以古文書寫的《尚書》改以隸書寫成。
玉篇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書名。南朝梁顧野王撰,三十卷。仿說文解字體例,分五百四十二部,講文字訓詁,疏隸變之流。唐孫強增加字數,宋陳彭年、吳銳、邱雍等又重修,今所傳本,已非顧氏原書。清黎庶昌出使日本,得唐寫本四卷,注文甚詳,未經增刪。
:::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