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1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352.3243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鍍金嵌松石珊瑚火鐮盒 附乾隆款雕漆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鍍金長方盒形器,下端嵌有鐵片。鬆開上方的珊瑚豆,拉開盒身,凹槽內嵌有金片組成的窄長內腔,可用以承裝打火用的燧石及火絨,是清代男子配繫於腰間的物件,以燧石與鐵片磨擦即可取火,有類似現代打火機的功能。對於興起於關外,注重騎射圍獵,保存尚武遺風的滿族皇室與貴族,佩帶火鐮盒或囊袋式的火鐮包、火鐮袋,除了實用目的,更具有緬懷先祖,不忘舊習淵源所自之意。製作材質在金屬以外,尚有織繡縫製,或象牙、犀角雕刻者。此件盒面輪廓,鏨刻編繩狀之邊飾,另以錘堞、掐絲、焊綴等技法製作流雲散花紋與佈滿間隙的細小圓形金珠,盒蓋上下邊緣作鑲珠如意雲頭形,線條婉轉如同絲繡,蓋面上花朵中心部位尚嵌有紅色珊瑚與綠松石。這件精工華麗的火鐮盒,配有團龍紋錦袱與乾隆款石榴形雕漆盒,收貯於清宮養心殿一件多寶格箱盒中,當是帝王御用珍藏之物。
雕漆雙緣寶盒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外形作兩圓相交,故稱雙緣(圓)寶盒。全器施塗兩種漆色,下層泛黃、上層鮮紅,藉由上下漆色呈現紋飾的主體。盒面開光,浮雕職貢圖,器內壁髹黑漆,以金彩描繪折枝花卉。圈足內亦髹黑漆,刻款填金,銘文為:「雙緣寶盒」及「大清乾隆年製」的款識。
雕漆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將塗上許多層漆的銅胎或木胎烘乾、磨光後,再雕出立體花紋的技術。因漆色不同而有剔紅、剔黑、剔黃等名稱,其中以剔紅漆器最有名。也稱為「漆器雕」。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刻鏤。如:「雕塑」、「雕刻」、「雕鏤」、「雕琢」。
指雕刻的技術或作品。如:「竹雕」、「木雕」、「玉雕」、「皮雕」、「浮雕」。
刻鏤或裝飾的。如:「雕欄玉砌」、「雕梁畫棟」。
一種凶猛的鳥。同「鵰」。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用漆樹汁或樹脂製成的塗料。如:「油漆」、「水泥漆」。
塗上漆料。如:「漆牆壁」、「把大門漆成紅色。」
開光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3.裝飾的方法之一,常用於景泰藍、雕漆、陶瓷器皿上。
泡茶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宋、元人喝茶,往往把乾果、蜜餞或菜蔬等泡在茶中。《金瓶梅》第七回:「只見小丫鬟拏了三盞蜜餞金橙子泡茶,銀鑲雕漆茶鍾,銀杏葉茶匙。」《喻世明言.卷三.新橋市韓五賣春情》:「這兩包粗果,送與姐姐泡茶。」
倒座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舊時建築大廳皆坐北朝南,有時為方便出入,朝北的一邊也打開,裝上門窗,稱為「倒座」,因此坐南朝北的大廳也稱為「倒座」。《西遊記》第八三回:「只見有三間倒座兒,近後壁卻鋪一張龍吞口雕漆供桌,桌上有一個大流金香爐。」也作「倒廳」。
剔紅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一種雕漆。古代雕漆依漆色不同而有不同的名稱,用紅色堆漆所刻成的就稱為「剔紅」。明代雕漆中以剔紅漆器最著稱,故剔紅也漸用作雕漆的別稱。明.沈德符《萬曆野獲編.卷二四.畿輔.廟市日期》:「其他剔紅填漆舊物,自內廷闌出者,尤為精好,往時所索甚微,今其價十倍矣。」清.李斗《揚州畫舫錄.卷九.小秦淮錄》:「有剔紅填漆兩種。」
填漆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一種以漆填嵌,將花紋含嵌在地漆內的漆器,表面光滑,市場價值在雕漆之上。製法有磨顯填漆、鏤嵌填漆兩種,盛行於明宣德年間。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