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4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282.4686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雜賀踊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舞蹈類型名。是日本和歌山市和歌浦東照宮,在五月十七日的春祭(也稱作和歌祭),奉神的舞蹈之一。在祭典舉行時,凡神輿暫停之處,或神輿還御的途中作演出。傳說天正十年(1582)和歌山本願寺即將被織田信長的軍隊攻陷之際,因本能寺之亂(事變後豐臣秀吉稱稱霸),攻上來的人又退兵回去。寺中人大喜,帶著傷足跳舞,為此舞的由來。舞者二十人穿甲胄,作武士打扮,拍打著「Sa Sa Ra」(一種節奏樂器),舉起單足跳舞。
《民俗藝能辭典》、《日本舞踊辭典》。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相混不純、不齊的。如:「雜色」、「混雜」、「雜種」。
較不正統或不成系列的。如:「雜牌」、「雜文」。
集聚不同類的。如:「南北雜貨」。
混亂。如:「雜亂」、「人多嘴雜」。
混合、摻入。如:「摻雜」、「夾雜」。
正項以外的。如:「雜項」、「雜支」。
雜誌:含有多類文章,定期出版的刊物。如:「圖書室內有多種雜誌,可供讀者借閱」。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道喜。如:「祝賀」、「恭賀」、「賀喜」、「道賀」、「賀年」、「慶賀」。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跳、躍。《禮記.喪服四制》:「傴者不袒,跛者不踊。」《文選.曹植.洛神賦》:「鯨鯢踊而夾轂,水禽翔而為衛。」
2.登上。《公羊傳.成公二年》:「踊于棓而窺客,則客或跛或眇。」
3.物價上漲。《史記.卷三○.平準書》:「物踊騰糶,米至石萬錢。」《舊唐書.卷一三四.馬燧傳》:「物價騰踊,軍乏糧餉。」
古代為被砍斷腳跟的人所特製的鞋子。《左傳.昭公三年》:「國之諸市,屨賤踊貴。」晉.杜預.注:「踊,刖足者屨。」
:::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