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6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雷鼓     
瀏覽人次:528 收藏人次:0
1.八面鼓。一種古代祭神時所用的大鼓。《周禮.地官.鼓人》:「以雷鼓鼓神祀,以靈鼓鼓社祭。」《荀子.解蔽》:「心不使焉,則白黑在前而目不見,雷鼓在側而耳不聞。」
2.雷聲。《文選.枚乘.七發》:「混混庉庉,聲如雷鼓。」
    
瀏覽人次:13808 收藏人次:4823816
一種打擊樂器。用獸皮蒙在中空的木桶上所製成。如:「定音鼓」、「京韻大鼓」、「擊鼓鳴冤」。
敲擊、拍擊。如:「鼓掌」、「鼓琴」。
激勵、使振作。如:「鼓勵」、「鼓舞士氣」。
振動。如:「鼓動」、「鼓翅」。
突出、漲起。如:「鼓著腮幫子」、「鼓著一肚子的氣」。
    
瀏覽人次:8790 收藏人次:2800250
空中帶正、負電的雲層相碰時,因為放電而振動空氣所發出的巨響。如:「打雷」、「雷聲」。
爆炸性的武器。如:「魚雷」、「地雷」、「水雷」。
比喻盛大、猛烈。如:「雷厲風行」、「大發雷霆」。
雷同:完全相同。如:「這兩篇文章的內容竟然雷同!」
雷池:比喻界限。如:「不敢越雷池一步」。
偃旗息鼓     
瀏覽人次:25717 收藏人次:3397809
沔陽6>長張翼7>在雲圍內,翼欲閉門拒守,而雲入營,更大開門,偃8>旗息鼓。公軍疑雲有伏兵,引去。雲雷鼓震天,惟以戎弩於後射公軍,公軍驚駭,自相蹂踐9>,墮漢水中死者甚多。 〔注解〕
(1) 雲︰趙雲(?∼西元229),字子龍,三國時常山真定人。初從公孫瓚,後歸附劉備。勇敢善戰,以忠勇著稱。封永昌亭侯,累遷鎮軍將軍,卒諡順平。
(2) 還:音ㄒㄩㄢˊ,隨即、立刻。
(3) 趣:同「趨」。
(4) 圍:戰事的包圍陣勢。
(5) 張著:三國蜀人,生卒年不詳。
(6) 沔陽:今陝西沔縣東南,因在沔水之陽而得名。
(7) 張翼:字伯恭,三國蜀人,生卒年不詳。官至綏南中郎將...
    
瀏覽人次:24242 收藏人次:1287637
聚集、集中。如:「鍾愛」、「一見鍾情」、「情有獨鍾」。
盛酒的器具。亦指酒杯。如:「酒鍾」、「琉璃鍾」。
量詞。古代計算容量的單位。一鍾約等於六斛四斗,因時代或有所不同。如:「千鍾粟」。
姓。
    
瀏覽人次:9902 收藏人次:2819753
高大。《爾雅.釋詁》:「京,大也。」《文選.張衡.西京賦》:「燎京薪,駴雷鼓。」
混混     
瀏覽人次:1798 收藏人次:117956
3.波浪的聲音。《文選.枚乘.七發》:「混混庉庉,聲如雷鼓。」
掩旗息鼓     
瀏覽人次:1243 收藏人次:212233
沔陽6>長張翼7>在雲圍內,翼欲閉門拒守,而雲入營,更大開門,偃8>旗息鼓。公軍疑雲有伏兵,引去。雲雷鼓震天,惟以戎弩於後射公軍,公軍驚駭,自相蹂踐9>,墮漢水中死者甚多。 〔注解〕
(1) 雲︰趙雲(?∼西元229),字子龍,三國時常山真定人。初從公孫瓚,後歸附劉備。勇敢善戰,以忠勇著稱。封永昌亭侯,累遷鎮軍將軍,卒諡順平。
(2) 還:音ㄒㄩㄢˊ,隨即、立刻。
(3) 趣:同「趨」。
(4) 圍:戰事的包圍陣勢。
(5) 張著:三國蜀人,生卒年不詳。
(6) 沔陽:今陝西沔縣東南,因在沔水之陽而得名。
(7) 張翼:字伯恭,三國蜀人,生卒年不詳。官至綏南中郎將...
獵獵     
瀏覽人次:1061 收藏人次:398869
擬聲詞:(1)形容風掠過的聲音。南朝宋.鮑照〈潯陽還都道中〉詩:「鱗鱗夕雲起,獵獵晚風遒。」宋.歐陽修〈漁家傲.十一月新陽排壽宴〉詞:「獵獵寒威雲不倦,風頭轉,時看雲霰吹人面。」(2)形容旗幟或物體在風中飄拂時所發出的聲音。唐.李白〈永王東巡歌〉一○首之三:「雷鼓嘈嘈喧武昌,雲騎獵獵過尋陽。」宋.司馬光〈夏夜〉詩:「小冠簪短髮,衣裾輕獵獵。」
卷旗息鼓     
瀏覽人次:484 收藏人次:0
沔陽6>長張翼7>在雲圍內,翼欲閉門拒守,而雲入營,更大開門,偃8>旗息鼓。公軍疑雲有伏兵,引去。雲雷鼓震天,惟以戎弩於後射公軍,公軍驚駭,自相蹂踐9>,墮漢水中死者甚多。 〔注解〕
(1) 雲︰趙雲(?∼西元229),字子龍,三國時常山真定人。初從公孫瓚,後歸附劉備。勇敢善戰,以忠勇著稱。封永昌亭侯,累遷鎮軍將軍,卒諡順平。
(2) 還:音ㄒㄩㄢˊ,隨即、立刻。
(3) 趣:同「趨」。
(4) 圍:戰事的包圍陣勢。
(5) 張著:三國蜀人,生卒年不詳。
(6) 沔陽:今陝西沔縣東南,因在沔水之陽而得名。
(7) 張翼:字伯恭,三國蜀人,生卒年不詳。官至綏南中郎將...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