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7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282.5077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震慄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驚懼戰慄。《後漢書.卷三.肅宗孝章帝紀》:「朕之不德,上累三光,震慄忉忉,痛心疾首。」南朝梁.江淹〈報袁叔明書〉:「至乃一說之奇,驚畏左右;一劍之功,震慄鄰國。」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令人驚慌的撼動。如:「地震」、「震撼」、「震盪」。
心情大受影響,十分激動。如:「震驚」、「震怒」。
突然而來的大雷。
易經卦名。八卦之一。代表雷電。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因恐懼而發抖。如:「戰慄」、「不寒而慄」。
揭示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顯露、明示。《太平廣記.卷二○四.李謩》:「聲發入雲,四座震慄,李生蹙踖不敢動。至第十三疊,揭示謬誤之處,敬伏將拜。」
蹙踖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局促不安的樣子。唐.無名氏《李謩》:「聲發入雲,四座震慄,李生蹙踖不敢動。」
臥虎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比喻人峻烈、勇猛。《後漢書.卷七七.酷吏傳.董宣傳》:「賜錢三十萬,宣悉以班諸吏,由是搏擊豪彊,莫不震慄。京師號為『臥虎』。」《魏書.卷六六.李崇傳》:「常養壯士數千人,寇賊侵邊,所向摧破,號曰『臥虎』。」
莫知所為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形容情緒激動,不知道怎麼辦才好。《晉書.卷七六.王廙傳》:「是時溫將廢海西公,百僚震慄,溫亦色動,莫知所為。」《元史.卷一三六.哈剌哈孫傳》:「三月朔,列牘請署,后決以三月三日御殿聽政,乃立署之,眾大喜,莫知所為。」也作「莫知所謂」。
:::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