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6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296.8967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霑濡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滋潤浸溼。《楚辭.賈誼.惜誓》:「觀江河之紆曲兮,離四海之霑濡。」比喻恩澤普及。《文選.王襃.四子講德論》:「令百姓遍曉聖德,莫不霑濡。」也作「沾濡」。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浸溼、沾溼。《詩經.邶風.匏有苦葉》:「濟盈不濡軌,雉鳴求其牡。」宋.蘇軾〈飲酒〉詩四首之四:「雷觴淡於水,經年不濡脣。」
2.習染、感染。如:「耳濡目染」。
3.停留、停滯。參見「濡滯」條。
1.潮溼。《禮記.曲禮上》:「濡肉齒決,乾肉不齒決。」唐.孔穎達.正義:「濡,濕也。濕軟不可用手擘,故用齒斷決而食之。」
2.含忍。參見「濡忍」條。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浸漬、沾溼。[例]霑濡、霑衣、霑潤
洋溢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盛大而遠播。《禮記.中庸》:「言而民莫不信,行而民莫不說,是以聲名洋溢乎中國。」《文選.司馬相如.難蜀父老》:「群生霑濡,洋溢乎方外。」
沾濡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滋潤浸溼。比喻恩澤普及。《文選.揚雄.長楊賦》:「普天所覆,莫不沾濡。」《文選.司馬相如.封禪文》:「懷生之類,沾濡浸潤。」也作「霑濡」。
懷生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含有生命、生氣。《文選.司馬相如.封禪文》:「懷生之類,霑濡浸潤。」
:::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