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3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328.4274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鞀鼓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古代的一種鼓。其形制和奏法與今日的撥浪鼓相似,是鼓穿在木柄上,鼓框左右用繩繫著兩個小珠狀物,手搖木柄,珠狀物來回敲擊鼓面以發聲。《儒林外史》第三七回:「金次福、鮑廷璽,兩人領了一班司球的、司琴的、司瑟的、司管的、司鞀鼓的、司祝的、司敔的。」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一種打擊樂器。用獸皮蒙在中空的木桶上所製成。如:「定音鼓」、「京韻大鼓」、「擊鼓鳴冤」。
敲擊、拍擊。如:「鼓掌」、「鼓琴」。
激勵、使振作。如:「鼓勵」、「鼓舞士氣」。
振動。如:「鼓動」、「鼓翅」。
突出、漲起。如:「鼓著腮幫子」、「鼓著一肚子的氣」。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樂器名,打擊樂器。古代的一種鼓。形制為鼓穿在木柄上,鼓框左右用繩繫著兩個珠狀物,手搖木柄,珠狀物來回敲擊鼓面而發聲。類似民間流行的撥浪鼓。隨柄上所穿鼓數的不同,而有路鞀、靈鞀、雷鞀的分別。一般為一至四面鼓。本用於宗廟社稷祭儀的雅樂中,漢唐以後,也用於宮廷的燕樂中。
:::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