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344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203.1296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樂器名,打擊樂器。用皮革蒙在中空木桶上所製成的樂器之泛稱,常以手、木棒或槌擊奏。其形狀大小不一,聲音因其大小、深淺各有不同音量與音色。
1.敲擊、拍擊、彈奏。如:「掌」、「琴」、「瑟」。《詩經.小雅.白華》:「鐘于宮,聲聞于外。」唐.孟郊〈上張徐州〉詩:「願空桑弦,永使萬物和。」
2.振動。如:「動風潮」。《易經.繫辭上》:「之以雷霆,潤之以風雨。」晉.潘尼〈後園頌〉:「翔鳥翼,游魚載浮。」
3.激勵、使振作。如:「勵」、「舞士氣」。
晨鐘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佛寺中朝課之前和熄燈之前皆會敲擊鐘,用以警惕與自勵。宋.俞德鄰〈送程道大歸新安兼簡憲使盧處道學士〉四首之三:「我生慚愧賈胡留,暮晨鐘復報秋。」也作「朝鐘暮」、「晨鐘暮」。
2.比喻使人覺悟的言論。明.周履靖《錦箋記》第一九齣:「清淨是菩提,愛染難離,蒸沙為飯飯終非,暮晨鐘勤懺悔,怎免阿鼻。」
偃旗息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軍隊放倒旌旗,停敲戰,肅靜無聲,不露行蹤。《三國志.卷三六.蜀書.趙雲傳》南朝宋.裴松之.注:「而雲入營,更大開門,偃旗息。」後用以比喻事情中止,不再進行。《文明小史》第二一回:「那年正想得個京察,簡放道府出來,偏偏遇著匪亂,就此偃旗息的攜眷出京。」也作「掩旗息」、「偃旗臥」、「臥偃旗」、「臥旗息」。
作氣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作戰時擊第一通,戰士們最能足勇氣。語本《左傳.莊公十年》:「夫戰,勇氣也。一作氣,再而衰,三而竭。」後比喻做事時要趁著初起時的勇氣去做才容易成功。《舊唐書.卷一九五.迴紇傳》:「奮其智謀,討彼凶逆,一作氣,萬里摧鋒,二旬之間,兩京克定。」《文明小史》第五二回:「饒鴻生在兩江制臺面前告奮勇的時候,不過是個一作氣,他說要遊歷英、法、日、美四國,不免言大而夸。」
膠柱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將瑟的弦柱黏住,瑟時就不能調節音調的高低。語本《史記.卷八一.廉頗藺相如傳》:「王以名使括,若膠柱而瑟耳。括徒能讀其父書傳,不知合變也。」比喻頑固而不知變通。《警世通言.卷三.王安石三難蘇學士》:「荊公膠柱瑟,三峽相連,一般樣水,何必定要中峽?」也作「膠柱調瑟」。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舞、激勵。《福惠全書.卷六.錢穀部.戶頭總催說》:「花紅樂,分別獎賞,以勵其餘。」
盆之戚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比喻喪妻之痛。《聊齋志異.卷六.小謝》:「家綦貧,又有盆之戚,茆屋數椽,溽暑不堪其熱。」
相當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兩方軍隊陣容、聲勢不相上下。比喻雙方勢均力敵。《三國演義》第六九回:「輅問子春:『今欲與輅為對者,若府君四座之士耶?』子春曰:『吾自與卿旗相當。』」《官場現形記》第三五回:「何孝先自辦此事以來,居然別開生路,與申大善士一幫,旗相當,彼此各不相上下。」
打退堂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古代縣官退堂擊。《蕩寇志》第二四回:「天錫隨著那承局參見了,遞上由冊摺子,賀太平看了,打退堂。」
2.比喻放棄、半途而廢。《官場現形記》第五七回:「如今聽說要拿他們作出頭的人,早已一半都打了退堂了。」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古代出戰時擂吶喊,用以擴張聲勢。《後漢書.卷七七.班超傳》:「超乃順風縱火,前後噪。」也作「譟」。
2.大眾一起發出呼喊喧鬧的聲音。《文明小史》第四三回:「頓時一齊噪起來,一直鬧到撫臺院上。」也作「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