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442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鼓勵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鼓舞、激勵。《福惠全書.卷六.錢穀部.戶頭總催說》:「花紅鼓樂,分別獎賞,以鼓勵其餘。」
愛的鼓勵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一種有節奏的鼓掌方式。含有鼓勵之意。其節奏為2-3-4-2。
鼓勵遊學章程〕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鼓勵遊學章程〕係為鼓勵學生出國遊學而訂頒。由於晚清新教育之開辦,自始即未脫科舉取士的格局,學子肄業固有此期待,朝廷辦學也以此鼓勵,甚至派赴遊學,情形亦同。朝廷首次選送幼童赴美遊學,即已規定學成者分別賞頂戴官職;以後各文、武學堂生畢業歸國,亦均有職官獎勵。
  庚子事變後,遊學成為人才培育之要政,出洋人數激增。光緒二十九年(1903)張之洞奏定章程鼓勵遊學並予約束;此章程主要在針對留日學生而訂。依照辦法,遊學生歸國應依其所學予以考驗,若確與所修文憑相符,即行奏請獎勵,普通中學堂畢業得有優等文憑者,給以拔貢出身,高等各學堂及相等學力之實業學堂畢業得有優等文憑者,給以舉人出身,大學堂...
學堂選舉鼓勵章程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清末以科名獎勵學堂畢業生,有取法三代察舉人才學校與選舉並重之意;早於光緒二十二年(1896)議設京師大學堂時即已有此主張。光緒二十七年十月政務處禮部會議學堂出身,又有小學堂、中學堂、大學堂循次遞升,撥優評等,由京師大學堂覆試,候旨欽定,一體殿試的規劃。隨後張百熙充任管理京師大學堂事務大臣,對於大學堂學生畢業後的出身獎勵規定更加具體。到了光緒二十九年(1903),張之洞、榮慶、張百熙重訂學堂章程時,關於獎勵學堂出身,配合學制的頒布,而有整體的研議。
  〔奏定各學堂獎勵章程〕係比照獎勵出洋遊學日本學生的例子,規定自高等小學堂以上,或由升學考試,或由畢業考試給獎,各有限制,分列於下:...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勸勉、鼓舞。如:「鼓勵」、「獎勵」。《國語.吳語》:「請王勵士,以奮其朋勢。」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3.激勵、使振作。如:「鼓勵」、「鼓舞士氣」。
艾瑞克森(E._Erikson)人格發展論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或自我抑制的決心"。學齡初期(3~5歲):主動對內疚的衝突在這一時期如果幼兒表現出的主動探究行為受到鼓勵,幼兒就會形成主動性,這為他將來成為一個有責任感、有創造力的人奠定了基礎。如果成人譏笑幼兒的獨創行為和想像力,那麼幼兒就會逐漸失去自信心,這使他們更傾向於生活在別人為他們安排好的狹窄圈子裏,缺乏自己開創幸福生 活的主動性。當兒童的主動感超過內疚感時,他們就有了"目的"的品質。艾瑞克森把目的定義為:"一種正視和追求有價值目標的勇氣,這種勇氣不為幼兒想像的失利、罪疚感和懲罰的恐懼所限制"。學齡期(6~12歲),勤奮對自卑的...
鞭辟入裡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鞭辟,督策鼓勵。鞭辟入裡指為學能自我鞭策,往精微深處研究。[例]讀書要能鞭辟入裡,不宜輕率馬虎。
望穿秋水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元代王實甫所作《西廂記》,是根據唐代元稹《鶯鶯傳》(一名《會真記》)改寫鋪陳而成的雜劇。內容描寫張君瑞與崔鶯鶯的戀愛故事,和《鶯鶯傳》不同的是,結局完滿團圓。典源節錄的是:婢女紅娘替小姐崔鶯鶯送信給張君瑞,張君瑞看了之後又喜又憂;喜的是鶯鶯約他半夜見面,憂的是不知如何翻牆穿過院門深鎖的花園。深知鶯鶯心意的紅娘,鼓勵張君瑞放心去,不要害怕,以免讓鶯鶯望穿明澈的眼睛,眉頭深皺而減損了美麗的容顏。 文中用「秋水」來喻指眼睛,望穿眼睛是一種夸飾的修辭技巧,表示極度的企盼。後來「望穿秋水」這個成語可能就從這裡演變而出,用於形容殷切盼望。
差強人意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吳漢是東漢初年的名將,他本來是一個亭長,後來歸附光武帝劉秀,隨著劉秀東征西討,建立了不少戰功。吳漢不但勇敢,而且十分忠心,每次出征,吳漢總是跟隨在劉秀身邊,只要劉秀沒有就寢,他就侍立一旁不肯休息。因此劉秀十分賞識他,先拜為偏將軍,後來又升為大將軍。有一次諸將們打了敗仗,垂頭喪氣,只有吳漢積極鼓勵眾人,並且整理兵械,為下一次的戰爭做好準備。劉秀得知這個情形,便稱讚吳漢,說:「吳將軍還真是能夠振奮軍心啊!」後來「差強人意」被用來比喻雖然不夠好,但大體上還能讓人滿意。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