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344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447.9311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圓而豐盈的樣子。如:「小女孩圓的臉蛋,十分討人喜歡。」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一種曲藝。以韻文演唱故事,其間夾有說白,常有三弦、板及響板伴奏。流行很廣,遍及全國。常與地區方言、曲調相結合,而有不同的名稱。如:「京韻大」、「梅花大」、「山東大」、「東北大」。
2.樂器名:(1)中式大,木製框,中部略寬,成桶型。兩面蒙牛皮或羊皮,面直徑約一百公分,兩面皆可擊打。演奏時,懸在木製的三腳架上,用於戲曲、歌舞或獨奏。(2)西式大,構造和小一樣,體積較大,無響弦裝置,直徑約四十公分。槌以氈毛、毛片、布或皮革包紮而成。演奏時,掛在胸前,或放於架上。原只用於軍樂中,後來才用於管弦樂上。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臺灣常見的民俗活動。常見於迎神賽會中。演出時通常以九人一組,中央一人擊,兩人執旗前導,兩人執娘傘,外圍有四人敲鑼。藉著鑼明快的節奏,不斷的變化陣式。氣氛雄壯、熱鬧。參見「大陣」條。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古代戰陣所用的戰,後代指戰爭或軍旅。漢.揚雄〈解嘲〉:「叔孫通起於枹之間。」《史記.卷六四.司馬穰苴列傳》:「將受命之日則忘其家,臨軍約束則忘其親,援枹之急則忘其身。」
2.槌和。《漢書.卷七五.眭兩夏侯京翼李傳.李尋》:「順之以善政,則和氣可立致,猶枹之相應也。」
3.盜案發生時,用來示警之。《漢書.卷七六.趙尹韓張兩王傳.張敞》:「由是枹稀鳴,市無偷盜,天子嘉之。」
雷鳴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軍中戰聲頻繁。借指戰爭氣氛濃厚。如:「聽戰場鼙雷鳴,看來又將有一番激戰。」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樂器名。太(Taiko)為日本傳統敲擊樂器中膜鳴樂器之總稱。所謂膜鳴樂器是以敲擊方式,使貼有動物皮等樂器發出響聲之樂器。但現在除了特稱為「」(Tsuzumi)的小型綁外,其他的大多都稱為太。自外形構造可分為兩大種;一、直接將皮貼在木製筒狀胴體兩側以釘子固定者;其胴體部分似啤酒筒,即中央部分之直徑較寬,也有扁平狀的胴體;如櫓太(Yagura Taiko)、宮太(Miya Taiko)、祭太(Matsuri Taiko)等被稱為大太型。二、捆綁式之締太(Shimetaiko),皮面直徑大出其胴體部分的,為皮面邊緣穿上繩子,將其面之皮與胴體捆綁住的。廣泛被使用如古典戲曲「...
目黑三策編《標準音樂辭典》1966、網代景介等著《打樂器事典》1981、下中邦彥編《音樂事典.第三卷》1960。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鑼和。泛指各種打擊樂器。《儒林外史》第三○回:「少刻,擺上酒席,打動鑼,一個人上來做一齣戲。」
開路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走在隊伍最前端,宣告沿途民眾,神明將經過此,以簡單的音節演奏,一方面作為告知,另一方面增加熱鬧的氣氛。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樂器名,打擊樂器。在圓形木框的一面,傳統蒙上羊皮或驢皮,木框的周圍嵌繫若干銅、鐵製成的小鐃鈸,藉著敲打皮面、磨擦或搖動木框而帶動鐃鈸,發出輕快明亮且熱鬧的聲響。為英語Tambourine的意譯。多用於歌唱、舞蹈伴奏或器樂合奏等。
腹而遊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飽食而遨遊。《莊子.馬蹄》:「夫赫胥氏之時,民居不知所為,行不知所之,含哺而熙,腹而遊,民能以此矣。」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