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344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208.8373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八面。一種古代祭神時所用的大。《周禮.地官.人》:「以雷神祀,以靈社祭。」《荀子.解蔽》:「心不使焉,則白黑在前而目不見,雷在側而耳不聞。」
2.雷聲。《文選.枚乘.七發》:「混混庉庉,聲如雷。」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振翅,動翅膀。如:「一聲槍響,鳥兒翼而飛。」
兒詞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一種說唱藝術。參見「打說書」條。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陣可以說是整支隊伍中最基礎的音樂團隊,幾乎每頂轎前就會有安置。基本組成是一面、一對鈸和兩面鑼,其中以為主,鈸和鑼則聽從的指揮。行進間它亦有前導效果,宣告主神的到來。
動風潮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能造成風氣,形成力量。如:「政府積極獎勵民間投資,希望能動風潮,繁榮社會。」
三通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古代戰場上,兩軍對壘,列陣交鋒,常擊三次,以激勵士氣,助長威風。《三國演義》第七二回:「操出馬立於門旗下,兩行布列龍鳳旌旗,擂三通,喚玄德答話。」
舞歡欣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非常快樂興奮的樣子。也作「歡忻舞」、「歡欣舞」。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古代官衙公堂上所設置的。擊以聚散群眾,或申報緊急公務。《醒世姻緣傳》第一二回:「擊了三下堂,那些六房衙役漸漸齊攏來。」
2.樂器名,打擊樂器。是指中國傳統樂器中的大堂(大)、小堂(小),是使用最頻繁的打擊樂器,其地位與日本太、韓國太極相當。以木為框,形圓腹,兩面蒙牛皮。演奏時置於木架上,以槌敲擊。常用於戲曲樂隊和一般民間節慶、廟會樂曲的演奏。身外觀顏色多為紅色,少數是黑色、木材色。古代更被使用在宮廷宴會、升堂、報晨昏、戰爭。
風爐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一種熔金屬的爐子。用風機自下部送風以助燃燒。將鐵礦、石灰石及焦炭由頂部加入爐中,爐底導入氧,藉焦炭及氧生成的一氧化碳,以還原氧化鐵,爐中所成的不純鐵液體冷卻後,結塊成為鑄鐵或生鐵。
卷旗息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捲起兵旗,停止敲打戰。比喻停止爭戰。清.孫郁《繡幃燈.公討》:「須等那不賢之婦親口道允,我等才卷旗息,暫寬一時。」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