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344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554.5086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古人常在臘日或臘前一日擊,以趕走不祥的疫鬼,祈求平安。南朝梁.宗懍《荊楚歲時記.十二月》:「諺言:『臘鳴,春草生。』村人並擊細腰,戴胡公頭,及作金剛力士以逐疫,沐浴轉除罪障。」
三更四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深夜。《儒林外史》第一六回:「這念文章的是他第二個兒子匡迥,每日念到三更四。」
喧天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形容軍威壯盛或戰況激烈。《薛仁貴征遼事略》:「軍兵交戰,旗號交雜,鎗刀混鬧,金喧天,喊聲振地。」《東周列國志》第一七回:「公子偃命軍中舉火,一時金喧天,直前衝突。」也作「金連天」。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冶煉金屬以製錢幣或器物。《續漢書志.第二八.百官志五》:「出鐵多者置鐵官,主鑄。」
角聲淒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飽食而閒暇無事。《莊子.馬蹄》:「夫赫胥氏之時,居民不知所為,行不知所之,含哺而熙,腹而遊。」
2.擊腹代,以應歌節。《史記.卷七九.范雎蔡澤傳》:「伍子胥……無以餬其口,膝行蒲伏,稽首肉袒,腹吹篪,乞食於吳市,卒興吳國。」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臺灣一種載歌載舞的小戲。係由大陸地區花流傳至閩南,再傳至臺灣,結合當地的音樂和表演形式,演變成的歌舞小戲。「車」在閩南語裡有「翻」或「舞」的意思,「弄」有舞蹈的意思。車的表演不限場地大小,演員以小丑和小旦為主,有時另加副旦,但通常以「二小」為一組,做為基本的表演形式,可數組或輪番演出。角色造型亦無嚴格限制。戲目取材於民謠故事,音樂主要是閩南流行的一些民歌小調,如〈桃花過渡〉、〈五更〉、〈牽紅姨〉等。也作「車陣」。
樓上小雀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歇後語)耐驚耐怕。樓上的小雀,因聽慣鐘聲響,而不感到害怕。比喻禁得起驚嚇。《醒世姻緣傳》第六○回:「你不尋著他替你大姑子報仇雪恨的,來尋著我!我可不是那樓上小雀──耐驚耐怕的哩!」
對牛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簧,吹笙。「對牛簧」猶「對牛彈琴」。見「對牛彈琴」條。
不打不響,鐘不撞不鳴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諺語)比喻事出必有因。《好逑傳》第一六回:「不打不響,鐘不撞不鳴,咱家既要成就這段姻緣,只得從實說了。」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