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2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440.0768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順德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順從的美德。《詩經.大雅.下武》:「媚茲一人,應侯順德。」《聊齋志異.卷二.紅玉》:「女勤儉,有順德,琴瑟甚篤。」
2.地名。元、明時代舊府,秦時屬鉅鹿郡,北周屬襄國郡,隋代為邢州,宋代升為信德府,元明時改稱順德府。今河北省邢臺縣為其舊治。
順德者昌,逆德者亡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順從道德的必然昌盛,違逆道德的必趨滅亡。《漢書.卷一.高帝紀上》:「臣聞『順德者昌,逆德者亡』,『兵出無名,事故不成』。」明.朱鼎《玉鏡記》第一四齣:「順德者昌,逆德者亡,欲一天下,當順民心。」也作「順道者昌,逆德者亡」。
順德者吉,逆天者凶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順從道德則行事吉利,違背天意則必遭凶禍。元.楊梓《豫讓吞炭》第四折:「你道順德者吉,逆天者凶,我怎肯二意三心,背義忘恩,有始無終。」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在我國典籍中,「德」字常常單獨出現,例如〔周易.繫辭下傳.第一章〕說:「天地之大德曰生。」意思是說,天地生成萬物是天地之「德」,而且是「大德」。「德」字的意義為何?據〔禮記.樂記〕所說:「禮樂皆得,謂之有德。德者,得也。」「德也者,得於身者也。」是獲得、得到的意思。
  「天德」的觀念還可進而推到「人德」的實踐,例如〔漢黃石公素書.原始章〕說:「德者,人之所得,使萬物各得其所欲。」朱熹也說:「德之為言得也,行道而有得於心也。」「德者,道理得於吾心之謂。」另〔張子正蒙.至當〕別說:「得天下之理之謂德。」陳北溪也說:「德者,己之所獨得,德是行是道而有德於吾心。」究竟這個所得之德是什麼...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沿、循。與「逆」相對。如:「順風」、「順流」、「順序」。
遵循、服從。如:「歸順」、「順從」、「順理成章」。
隨。如:「順口」、「順手」、「順應」。
剛好、就便。如:「順便」、「順路」。
適合、如意。如:「順心」、「順眼」、「唸起來很順口」、「這枝筆用起來很順手。」
通暢。如:「通順」、「順暢」。
整理。如:「拿把梳子把頭髮順一順。」
慎重其事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謹慎認真的對待這件事。《文明小史》第四六回:「這樣一想,我就不得不慎重其事,特特為為到順德縣去,聘了一個有拳教師,替我守門。」
琴瑟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語本《詩經.小雅.常棣》:「妻子好合,如鼓瑟琴。」比喻夫妻和合。《聊齋志異.卷二.紅玉》:「女勤儉,有順德,琴瑟甚篤。」
兵出無名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沒有正當的理由出兵打仗。亦可引喻為做事缺乏正當理由。《漢書.卷一.高帝紀上》:「臣聞『順德者昌,逆德者亡』、『兵出無名,事故不成』。」也作「師出無名」。
尤列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人名。(西元1865~1936)字令季,別字少紈,清廣東順德人。清末,籍隸洪門,在香港識國父,共致力革命,時以二人與楊鶴齡、陳少白,並稱四大寇。第一次起義失敗,同志四散,別組中和堂以維黨務。嗣東渡日本,常往來於南洋。民國十年,曾任總統府顧問。
宣明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闡揚、宣揚。《漢書.卷九.元帝紀》:「相守二千石誠能正躬勞力,宣明教化,以親萬姓。」《文選.左思.魏都賦》:「於前則宣明顯陽,順德崇禮。」
我是貓頭鷹博士,
有問題可以問我喔!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