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2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626.1408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順順溜溜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順利不受阻撓。《紅樓夢》第三六回:「先時在外頭關,那個月不打饑荒,何曾順順溜溜的得過一遭兒。」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滑行。如:「溜冰」、「溜滑梯」、「車子順著坡道溜下來。」
偷偷離開或進入。如:「偷溜」、「開溜」、「溜回家」、「溜之大吉」、「溜進房裡」。
很快的看一眼。如:「溜了她一眼」。
光滑。如:「滑溜」。
一種烹調法。如:「溜魚片」、「醋溜白菜」。
溜溜:表示程度深的形容詞詞尾。如:「光溜溜」、「酸溜溜」、「烏溜溜」。
屋簷滴水的地方。如:「簷溜」。
流利順暢,不結巴。如:「他的英文說得很溜。」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沿、循。與「逆」相對。如:「順風」、「順流」、「順序」。
遵循、服從。如:「歸順」、「順從」、「順理成章」。
隨。如:「順口」、「順手」、「順應」。
剛好、就便。如:「順便」、「順路」。
適合、如意。如:「順心」、「順眼」、「唸起來很順口」、「這枝筆用起來很順手。」
通暢。如:「通順」、「順暢」。
整理。如:「拿把梳子把頭髮順一順。」
溜溜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散步。如:「吃飽飯後,大夥兒出去溜溜,如何?」
2.擬聲詞。形容水流動的聲音。宋.陸游〈魚池將涸車水注之〉詩:「清波溜溜入新渠,鄰曲來觀樂有餘。」
順溜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形貌平順可觀。如:「這孩子生得還順溜,又聽話,倒也叫人喜愛。」
2.性情和順。如:「這小孩乖巧聽話,比誰都順溜。」
3.服從。明.湯顯祖《還魂記》第一五齣:「他心順溜于俺,先封他為溜金王之職。」
4.時運順利。《京本通俗小說.錯斬崔寧》:「若是我有些好處,加利贖你回來;若是照前這般不順溜,只索罷了!」《初刻拍案驚奇》卷一六:「小人姓張,因為做事,是件順溜,為此人起一個混名,只叫小人張溜兒。」
提綱挈領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提綱挈領」係由「提綱」及「挈領」二語組合而成。 「提綱」出自《韓非子.外儲說右下》。文中提到:會張網的人,只須牽動繫網的大繩,就能把魚網張好。如果要一個一個去牽引網目,才能把網張開,那是非常辛苦而且艱難的工作。只要能提住魚網的總繩,使網孔張開,魚兒自然就入網了。所以官吏跟人民的關係,就像樹葉的本,魚網的綱,所以聖人只要治理好官吏就好,不用直接治理人民。 「挈領」則是出自《荀子.勸學》。荀子在此篇提及,要追溯先王的本源,窮究仁義的根本,崇尚「禮」,是入道的捷徑。就好比用手提起皮衣的領子,屈著五指一抖,整件皮衣的毛就都順順溜溜了。後來這兩個典源被合用成「提綱挈領」,用來比喻抓住事理的重點。
挈領提綱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窮究仁義的根本,崇尚「禮」,是入道的捷徑。就好比用手提起皮衣的領子,屈著五指一抖,整件皮衣的毛就都順順溜溜了。後來這兩個典源被合用成「提綱挈領」,用來比喻抓住事理的重點。
綱提領挈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窮究仁義的根本,崇尚「禮」,是入道的捷徑。就好比用手提起皮衣的領子,屈著五指一抖,整件皮衣的毛就都順順溜溜了。後來這兩個典源被合用成「提綱挈領」,用來比喻抓住事理的重點。
提綱振領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窮究仁義的根本,崇尚「禮」,是入道的捷徑。就好比用手提起皮衣的領子,屈著五指一抖,整件皮衣的毛就都順順溜溜了。後來這兩個典源被合用成「提綱挈領」,用來比喻抓住事理的重點。
握綱提領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窮究仁義的根本,崇尚「禮」,是入道的捷徑。就好比用手提起皮衣的領子,屈著五指一抖,整件皮衣的毛就都順順溜溜了。後來這兩個典源被合用成「提綱挈領」,用來比喻抓住事理的重點。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