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6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484.3922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須陀洹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佛教修行者入聖道的果位之一。為聲聞乘初果。證得須陀洹的人必不再投生三惡道,並且決定將會解脫輪迴。須陀洹可分須陀洹向和須陀洹果。須陀洹向是指已入聖道,但還未達須陀洹果的境界。《大智度論》卷三:「彌勒佛隨眾心,為說種種法,有人得阿羅漢、阿那含、斯陀含、須陀洹。」也作「預流」。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佛教用語。如:「佛陀」、「阿彌陀佛」。
陀螺:用木頭製成錐體形狀的童玩。下端有尖針,在錐體上繞繩子,用力甩出,落地後在地上旋轉。如:「你打過陀螺嗎?」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應當、必定。如:「必須」、「務須」、「仍須努力」。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參見「洹水」條。
四雙八輩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佛教修行者的八種果位。即須陀洹向、須陀洹果、斯陀含向、斯陀含果、阿那含向、阿那含果、阿羅漢向、阿羅漢果。向是指還在過程的階段,果是已證得的階位,合一向一果是一雙,故稱為「四雙八輩」。《長阿含經》卷二:「向須陀洹須陀洹,向斯陀含得斯陀含,向阿那含得阿那含,向阿羅漢得阿羅漢,四雙八輩是謂如來賢聖之眾。」也稱為「八賢聖」、「四向四得」、「四向四果」。
四果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佛教修行者入聖道的四種果位。即須陀洹果(預流果)、斯陀含果(一來果)、阿那含果(不還果)、阿羅漢果四者。《中論》卷四:「如見苦不然,斷集及證滅,修道及四果,是亦皆不然。」
:::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