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22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329.3728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領主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封建時代的地主。受封於某一區域,掌握政治、經濟權力,負責管理產業、保護轄區人民安全的人。也稱為「封建主」。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國君。如:「君主」、「兵強主尊」。
主人。如:「地主」、「店主」、「主僕」、「東道主」。
最重要的。如:「主要」、「主角」、「主將」、「主食」。
掌管。如:「主宰」、「主管」、「主持」、「主政」。
心裡對事情的定見或看法。如:「主見」、「主意」、「六神無主」。
基督徒或回教徒稱其所信仰的神。如:「主耶穌」、「阿拉真主」。
死人的牌位。如:「神主」、「木主」。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頸部。
衣服上圍護頸子的部分。如:「衣領」。
大綱、要點。如:「要領」、「綱領」。
統率。如:「統領」、「領導」、「率領」、「帶領」、「領兵」。
接受、取。如:「領取」、「領錢」、「領情」、「領款」、「失物招領」。
曉悟、了解。如:「領會」、「領悟」、「領略」。
所管轄的。如:「領土」、「領空」、「領海」、「領域」。
才能。如:「本領」。
約法三章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一.=注解 約:約定。法:法令,法規。章:條目。=二.=釋義 訂立法規,跟老百姓相互約定必須遵守。後來泛指訂立共同遵守的條款。=三.=語源 《史記‧高祖本紀》:秦末,劉邦攻下秦的都城咸陽,秦王子嬰投降,有的將領主張殺掉子嬰。劉邦重視民心,因此不殺子嬰,更把軍隊撤出城外,駐軍灞上。為了收買人心,劉邦又與當地父老約定三條法令,包括殺人的處以死刑,傷人和搶劫偷竊的,則依照犯罪的輕重而判刑。這樣,百姓更加擁護劉邦,希望他能稱王。=四.=例子 一開始我就跟他們約法三章了,他們不會出爾反爾吧?=五.=故事秦朝暴虐,才幾十年時間,天...
隨機應變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隋煬帝死後,東都洛陽掌握在楊侗和大臣王世充手裡。各地起義軍除了瓦崗軍之外,還有竇建德領導的河北起義軍和杜伏威領導的江淮起義軍,另外還有李淵的唐軍。王世充在打敗瓦崗軍後自立為帝,國號為鄭。唐軍發兵攻打東都,王世充不敵,向竇建德求救,這時唐軍大多將領主張退兵避敵。郭孝恪向李世民建言說:「現在正是王世充兵力最弱的時候,一定要乘勝追擊。否則一旦王、竇聯手合兵,對唐軍十分不利。我軍應該馬上分出兵力固守武牢,屯軍氾水,隨機應變,等待時機一舉出擊,必能取勝!」李世民採納郭孝恪的建議,果然打敗竇軍,迫王世充以洛陽城出降。後來「隨機應變」被用來指隨著時機和情況的變化而靈活應付。
臨機應變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隨機應變」之典故說明,提供參考。隋煬帝死後,東都洛陽掌握在楊侗和大臣王世充手裡。各地起義軍除了瓦崗軍之外,還有竇建德領導的河北起義軍和杜伏威領導的江淮起義軍,另外還有李淵的唐軍。王世充在打敗瓦崗軍後自立為帝,國號為鄭。唐軍發兵攻打東都,王世充不敵,向竇建德求救,這時唐軍大多將領主張退兵避敵。郭孝恪向李世民建言說:「現在正是王世充兵力最弱的時候,一定要乘勝追擊。否則一旦王、竇聯手合兵,對唐軍十分不利。我軍應該馬上分出兵力固守武牢,屯軍氾水,隨機應變,等待時機一舉出擊,必能取勝!」李世民採納郭孝恪的建議,果然打敗竇軍,迫王世充以洛陽城出降。後來「隨機應變」被用來指隨著時機和情況的變化而...
封建制度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以稱號的宗教儀式才能成為騎士。而騎士的戰鬥裝備不斷在改善。中世紀的社會結構如一座金字塔,效忠的誓約將領主和騎士結合在一起。居於金字塔最上層的是國王,他是擁有最大權勢的領主。接著是臣屬於國王的領主,稱為諸侯:最後是普通的莊園主。在交換效忠誓約的同時,諸侯往往會獲得一些封地。封地的拉丁文就是采邑或封建的意思,因此這個社會制度才會較封建制度。封地通常是指建有城堡的地產。這種封建制度...
法國大革命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法國大革命目錄1 故事2 事件說明3 關鍵字4 出處 故事法國大革命(Révolution française)是各個階層對於整個社會秩序根深柢固、由來已久的反動。自1740以來的三次大戰爭以及農產品歉收,糧價飛漲,使得國家貧困不堪。當時政權集中在凡爾賽的宮內,批評這個政權就是犯法。貴族仍像封建領主一樣統治著國家,他們向負擔主要稅收的貧窮農民爭歛著各種前所未有的高額雜稅。中產階級受到啟蒙哲學家著作的影響也開始心生不滿,起而鼓動改革。1789年,在近150年的時間裡,國王路易十六(註2.)第一次呼籲全體意願設法進行部分改革...
貴族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貴顯的世族。歐洲古代及中世紀有貴族、平民的分別,貴族為政治上的特權階級,如皇族、領主等。
歐洲的革命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 全新的歐洲雖然革命運動被鎮壓,但人民也贏得了一些重要的權利。在奧地利,法蘭西.約瑟夫二世廢除封建領主的特權;在俄國,沙皇亞歷山大二世自西元1855年來便採取一些重大改革:如西元1861年廢除奴隸制;致力國家工業化發展,並將版圖自黑海擴展至西伯利亞。在法國,拿破崙一世的姪子拿破崙三世,在西元1852年建立了第二帝國。在義大利,薩丁尼亞王伊曼紐二世和首相加富爾,受到拿破崙三世的幫助,在西元1859年擊潰奧地利軍,實現了義大利一部分地區統一的夢想。西元1860年,共和黨員加里波底率千人軍渡海征戰西西哩,大獲全勝,接著又生父...
我是貓頭鷹博士,
有問題可以問我喔!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