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32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281.2655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類編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依照性質分類編錄。《明史.卷一一三.后妃列傳一.成祖仁孝徐皇后》:「嘗採《女憲》、《女誡》作《內訓》二十篇,又類編古人嘉言善行,作《勸善書》,頒行天下。」
2.依照性質分類編輯的圖書。如《類編草堂詩餘》、《駢字類編》、《篇海類編》。
〔駢字類編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駢字類編〕,凡240卷,清聖祖敕編,張廷玉等編纂。雍正年間內府原刊本;光緒13年(1887)上海同文書局石印本;民52年(1963)臺北學生書局影印本。
  該書自清康熙58年(1719)開始編纂,至雍正4年(1926)成書,前後歷時共計8年。參考的資料,包括經、史、子、集等古代典籍;但韻文只限於詩賦,未收戲曲。所收詞條,以具有雅馴、對屬性質,且兩字駢連一起的連語(即雙音詞)為主,故名駢字;而所收的詞條,又是按該詞條首字字義所屬的類別,分門別類編排,故名類編。是一部查考詞藻的官修工具書,與當代同時而略早的類書--〔佩文韻府〕,是相為表裡的姊妹書。編纂的目的,都是為了當時文人屬文...
篇海類編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書名。明時據韓道昭五音篇海所輯成,二十卷,託名宋濂撰、屠隆訂正。以五音篇海部首之字分二十類編次,又分四百四十四個子目,內容多荒謬舛陋。
駢字類編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書名。清康熙五十八年張廷玉等奉敕編,雍正四年成書,二百四十卷。專收二個字的合成語詞,分天地、時令、山水、居處、珍寶、數目、方隅、采邑、器物、草木、禽獸、蟲魚等十二門,又補遺人事一門共十三門,按類編次。材料編排以經、史、子、集為次,引詩文注題目,引書注篇名,體例完善。可供檢索詞藻、典故之用。
〔學海類編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學海類編〕係浙西學者曹秋岳所輯,其門人陶艾村(陶越)復增刪之;收錄古今圖書計有四百二十餘種,皆海內士大夫家藏抄本,為世所稀見。
  陶越嘗述其師之言謂:「近日盛行漢、魏、唐、宋叢書及〔毛氏津逮〕、〔陳氏祕岌〕、〔商氏百川學海〕等編,蒐羅既狹,分類不清,未免無用之書亦雜其中,而又刪汰不全,是編皆本來完帙,選擇精嚴,無濫收者,亦可謂富而美矣。」
  全書分經翼、史參、子類、集餘;集餘又分八類,一曰行詣,二曰事功,三曰文詞,四曰記述,五曰考據,六曰藝能,七曰保攝,八曰遊覽。
  所謂經翼者,以漢疏宋註,闡發聖賢訓旨,皆群經之羽翼。曹秋岳家所藏唐、宋人經解最多,大半...
書目類編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書目類編〕,嚴靈峰編,民國67年(1978),臺北市成文出版社印行。
  嚴氏無求備齋藏書豐富,而子書尤多。其所編無求備齋〔老子〕、〔莊子〕、〔列子〕、〔韓非子〕、〔墨子〕、以及〔周易〕、〔論語〕等集成,其底本多取自所藏,很少外求。嚴氏所編諸子書目,多次增訂,所以也廣收書目。〔書目類編〕即係就其所藏,而為當時無新印本,市面上不易購得的書目,分類編成。其類目及要籍如下:
  (一)公藏:計32種,有〔別錄〕、〔七略〕、〔中興館閣書目〕等輯本,有關〔四庫全書〕之書目10種。
  (二)私藏:43種,以清代及近人為多,平滬書店書目6種。
  (三)專門:...
中國圖書館學會分類編目委員會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分類編目委員會是中國圖書館學會最早成立的委員會之一。民國42年(1953)11月12日,中國圖書館學會成立,同年11月25日,召開第一次理監事會議,決議成立分類編目、目錄、圖書館教育、編輯出版及財物等5個委員會。40年來,分類編目委員會的組織完善、活動持續不斷,是中國圖書館學會眾多委員會中,歷史最久、韌性頗強、績效較好的委員會。
  民國42年12月26日,分類編目委員會召開第一次會議,由屈萬里先生擔任召集人,討論事項有:(1)如何編訂適合各級圖書館使用之圖書分類法;(2)如何編訂適合各級圖書館之編目規則;(3)著者號碼如何編訂;(4)檢字應採何種辦法;(5)編訂圖書統一標題總錄...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聯結、綴合。如:「編髮」、「編織」、「編草蓆」。
順次排列。如:「編列」、「編組」、「編排」、「編印」。
排比的次第。如:「編次」、「編號」。
收集整理,組織成書。如:「編輯」、「編校刊」、「編字典」。
古代書籍以竹簡編聯而成,所以書一冊稱為「一編」,現則泛稱書籍為「編」。如:「宏編巨著」。
捏造、用謊話騙人。如:「編一套謊言。」
創作。如:「編歌」、「編曲」、「編劇本」。
量詞:A>計算書籍章節編目的單位。如:「老殘遊記共分三編。」B>計算同類或相似的書籍分套成編的單位。如:「四部叢刊分初編、續編、三編。」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相似。如:「類似」、「相類」。
由相同或相似的人、事、物聚合而成的種別。如:「人類」、「種類」、「類別」、「分門別類」、「物以類聚」。
大概、大抵。如:「大類」、「類皆如此」。
量詞。用於計算事物類別的單位。如:「兩類情況」、「三類貨物」。
海市蜃樓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一種物理現象。以字義而言,蜃是指大蛤蜊,傳說蜃能吐氣而形成樓臺城市等景觀,見明.李時珍《本草綱目.卷四三.鱗部.蛟龍》。實際上,海市蜃樓的形成,是由於光線通過不同密度的空氣層,發生折射或反射作用,而使得遠處的景物影像被投映在空中或地面上。這種現象多在夏天時的沿海一帶或沙漠中出現。後亦用以比喻虛幻的景象或事物。《駢字類編.卷四六.山水門.海.海市》引《隋唐遺事》:「張昌儀恃寵,請託如市。李湛曰:『此海市蜃樓比耳,豈長久耶?』」也作「海樓」、「蜃樓」、「蜃樓海市」。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