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8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281.2625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顯宦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顯達的官吏。《初刻拍案驚奇》卷六:「只說唐時有個婦人狄氏,家世顯宦,其夫也是個大官,稱為夫人。」也作「顯官」。
達官顯宦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高級官員和社會地位顯要的人。也作「達官貴人」。
顯宦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頭胸甲帶有大量橫向稜脊,腮部及心部邊界帶有2根刺,有1根心刺且在後緣稜脊上有2根刺,眼上刺較額角刺細,稍微超過眼角膜,腮部側緣帶有4根刺;第2至第4腹節於前緣皆具有4根刺,第4腹節後緣有1中間刺;眼睫短;第1觸角基部的遠中刺小,遠側刺短,缺少2側刺;第2觸角柄第1節有1延伸超過眼角膜的組織,第2節則有遠中及遠側刺,第3節不具齒或刺;第3顎足外側不具齒或刺;第2至第4步足指節寬;頭胸甲、第1至第4腹節及步足為橘紅色,第5腹節至尾柄、尾扇為半透明的白色,第1步足鉗指級第2至第4步足的指節,尖端為紅色,後半端為白色。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清楚、明白。如:「明顯」、「顯著」。
表露。如:「顯露」、「顯現」。
有權勢、有地位。如:「顯要」、「顯貴」。
尊稱已亡故的直系親屬。如:「顯考」、「顯妣」。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為官。《說文解字.宀部》:「宦,仕也。」《左傳.宣公二年》:「及成公即位,乃宦卿之適子而為之田,以為公族。」南朝宋.劉義慶《世說新語.賞譽》:「年二十八,始宦。」
1.官吏。如:「官宦」。南朝宋.劉義慶《世說新語.假譎》:「婿身名宦,盡不減嶠。」《紅樓夢》第四回:「這個被打之人乃是本地一個小鄉宦之子,名喚馮淵。」
2.太監。如:「宦官」。《新唐書.卷一一六.王綝傳》:「自石門還,政一決宰相,群宦不平,構藩鎮內脅天子。」《文選.司馬遷.報任少卿書》:「夫以中才之人,事有關於宦豎,莫不傷氣,而況於慷慨之士乎!」
衣冠楚楚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04.元.王惲〈題坡軒先生詩卷後〉:「予嘗于鹿庵讌席見老人數輩,衣冠楚楚,容止足觀。當時顯宦有不復及者,詢之,皆前朝榷釀官也。」
開卷有益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開卷有益」原作「開卷有得」。陶潛,東晉潯陽柴桑人,陶侃的曾孫,一名淵明。陶淵明出自顯宦之家,書香門弟,雖然家道中落,但家中藏書豐富,家庭教育良好,養成他愛好讀書的習慣。他曾說:「少年來好書,偶愛閑靜,開卷有得,便欣然忘食。」陶淵明從小即喜愛閱讀,當讀到對書中文義有所領悟時,便高興得忘了進食。由此可見他以閱讀來豐富他的精神世界。後來「開卷有益」這句成語就從這裡演變而出,用來指打開書本閱讀,即能得到好處。在宋.王闢之的《澠水燕談錄》裡記載了一則 「開卷有益」的例子:宋太宗趙光義非常喜歡讀書,但歷代典籍文史資料實在太多,所以他命令當時的大文學家李昉主持編輯一套集歷代圖書資料精華的百科全書。李昉等學...
簪纓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古代顯貴者的冠飾。比喻高官顯宦。《南史.卷二一.王弘傳.論曰》:「其所以簪纓不替,豈徒然也?」《三國演義》第六○回:「久聞公世代簪纓,何不立於廟堂?」
袞袞諸公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目錄1 釋義2 出處3 用法4 例句5 同義6 反義7 辨析8 來源 釋義袞袞:相繼不絕,引申為眾多。公:舊時對上層社會男子的敬稱。   諸位大人先生 出處唐。杜甫醉時歌:[諸公袞袞登台省,廣文先生官獨冷。](登台省:成為輔弼大臣。) 用法原指眾多的有才能的人相繼不絕地成為惶地的輔弼大臣,後常用以稱眾多的顯宦。含有貶義。 例句清。彈嗣同報貝元征:[然則中國虛擲此數十年,足下猶稱講洋務,毋乃過於高視袞袞諸公,為之出其罪乎?] 同義 反義 辨析袞,不要寫成[滾]。 來源資料取自於<中學生常用成語典> 宋裕編著
達官貴人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高級官員和社會地位顯要的人。明.劉基〈照玄上人詩集序〉:「故為詩者,莫不以哦風月、弄花鳥為能事,取則於達官貴人,而不師古。」也作「達官顯宦」。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