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8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風痺     
瀏覽人次:595 收藏人次:0
中醫指風溼性關節炎一類的病。
    
瀏覽人次:21925 收藏人次:8010400
因空氣流動所產生的現象。如:「春風」、「北風」、「颱風」。
景象。如:「風光」、「風景」。
習氣、習俗。如:「校風」、「風氣」、「移風易俗」、「傷風敗俗」、「世風日下,人心不古。」
消息。如:「風聲」、「口風」、「通風報信」、「聞風而逃」。
傳聞的。如:「風聞」、「風評」、「風傳」。
氣韻、儀態。如:「作風」、「風度」、「風格」、「風韻」。
中醫上稱某些病症為「風」。如:「風溼」、「風寒」。
名譽。如:「家風」、「門風」。
借風力的吹拂使東西乾燥或潔淨。如:「風乾」、「風雞」、「晒乾風淨」。
詩經體裁之一。指詩經國風中收集的民俗歌謠。
吹。如:「春風風人」。
    
瀏覽人次:13854 收藏人次:1603109
麻痺:肢體產生麻木或疼痛的感覺,不能隨意活動,為一種神經性的疾病。如:「小兒麻痺」。
麻木不仁     
瀏覽人次:14345 收藏人次:1310584
《黃帝內經》共十八卷,內容包括黃帝內經素問、靈樞經兩部分。是春秋戰國前醫療經驗和理論知識的總結,並為現存最早的中醫理論著作。在《黃帝內經素問》的〈痺論〉中記載痹症的症狀、病因、治療方法等。「其不痛不仁者,病久入深,榮衛之行濇,經絡時疏,故不通。皮膚不營,故為不仁」。意思是說:「痺症」,是人體肌表經絡遭受風寒溼等外邪侵襲後,氣血運行失常,因而引起肢體、關節等處疼痛、痠楚、麻木等的一種疾患。一般分成風寒濕痺和熱痺。風痺常導致關節疼痛;濕痺不只關節疼痛,嚴重的還會麻木失去知覺;熱痺會導致關節疼痛灼熱紅腫。所以「麻木不仁」本是種失去知覺的病狀,後來演變為一句成語,用來比喻對事物漠不關心或反應遲鈍。
麻痺不仁     
瀏覽人次:1291 收藏人次:0
邪侵襲後,氣血運行失常,因而引起肢體、關節等處疼痛、痠楚、麻木等的一種疾患。一般分成風寒濕痺和熱痺。風痺常導致關節疼痛;濕痺不只關節疼痛,嚴重的還會麻木失去知覺;熱痺會導致關節疼痛灼熱紅腫。所以「麻木不仁」本是種失去知覺的病狀,後來演變為一句成語,用來比喻對事物漠不關心或反應遲鈍。
風疾     
瀏覽人次:645 收藏人次:0
2.風痺、半身不遂等病症。也作「風病」。
風病     
瀏覽人次:242 收藏人次:0
1.風痺、半身不遂等病症。元.楊梓《敬德不伏老》第三折:「今尉遲又有風病舉發,動止不得。」也作「風疾」。
松香油     
瀏覽人次:145 收藏人次:0
為松香經高溫裂解的蒸餾產品之一。有香氣,工業上可製洋漆及彈性橡皮等。
:::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