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2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438.6495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風靜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風靜止。《南史.卷六六.侯瑱傳》:「夜中有流星墜于賊營。及旦風靜,琳入浦,以鹿角繞岸,不敢復出。」
風靜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沒有風浪。比喻平靜無事。《三國演義》第四八回:「時建安十三年冬十一月十五日,天氣晴朗,平風靜浪。」也作「風平浪靜」、「風靜浪平」。
風靜浪平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原指無風無浪,後比喻平靜無事。《三國演義》第九一回:「次日,孔明引大軍俱到瀘水南岸,但見雲收霧散,風靜浪平。」也作「平風靜浪」、「風平浪靜」。
波平風靜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猶「風平浪靜」。見「風平浪靜」條。01.元.揭傒斯〈白楊河看月〉詩:「波平風靜棹歌來,萬頃沖融鏡面開。」風靜浪平">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因空氣流動所產生的現象。如:「春風」、「北風」、「颱風」。
景象。如:「風光」、「風景」。
習氣、習俗。如:「校風」、「風氣」、「移風易俗」、「傷風敗俗」、「世風日下,人心不古。」
消息。如:「風聲」、「口風」、「通風報信」、「聞風而逃」。
傳聞的。如:「風聞」、「風評」、「風傳」。
氣韻、儀態。如:「作風」、「風度」、「風格」、「風韻」。
中醫上稱某些病症為「風」。如:「風溼」、「風寒」。
名譽。如:「家風」、「門風」。
借風力的吹拂使東西乾燥或潔淨。如:「風乾」、「風雞」、「晒乾風淨」。
詩經體裁之一。指詩經國風中收集的民俗歌謠。
吹。如:「春風風人」。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停止不動。與「動」相對。如:「靜止」、「平靜」、「風平浪靜」。
無聲。如:「安靜」、「寂靜」、「更深夜靜」。
靜脈:將血液從身體各部位送回心臟的血管。其循環方向和功用皆與動脈相反。
風平浪靜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無風無浪。比喻平靜或情勢穩定。《醒世恆言.卷四○.馬當神風送滕王閣》:「須臾,霧散雲收,風平浪靜,滿船之人俱各無事,唯有王勃乃作神仙去矣!」《二十年目睹之怪現狀》第一七回:「我又帶上房門,到艙面上去看看,只見天水相連,茫茫無際;喜得風平浪靜,船也甚穩。」也作「平風靜浪」、「風靜浪平」。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比喻波紋。宋.蘇軾〈臨江仙.夜飲東坡醒復醉〉詞:「長恨此身非我有,何時忘卻營營?夜闌風靜縠紋平。」
縠紋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縐紗似的細紋。比喻水波之細。宋.蘇軾〈臨江仙.夜飲東坡醒復醉〉詞:「夜闌風靜縠紋平。小舟從此逝,江海寄餘生。」宋.范成大〈眼兒媚.酣酣日腳紫煙浮〉詞:「春慵恰似春塘水,一片縠紋愁。」
風恬月朗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風靜月明的良夜。南朝宋.劉義慶《世說新語.賞譽》:「許掾嘗詣簡文,爾夜風恬月朗,乃共作曲室中語。」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