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022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485.9059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食物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一切可供飲食的東西。《史記.卷一一○.匈奴傳》:「高帝乃使劉敬奉宗室女公主為單于闕氏,歲奉匈奴絮繒酒米食物各有數,約為昆弟以和親。」《五代史平話.周史.卷下》:「既入北漢境,其民爭以食物迎勞,泣訴劉氏賦役之重。」
食物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不同種類的生物間,由於食性關係而形成食物鏈。如青蛙吃蜻蜓,蛇吃青蛙,老鷹捕食蛇。
食物分類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食物分類是把來源相似且明顯具有某些重要營養素的食物歸為一類,其目的是符合每日營養素攝取量建議(Recommended Daily Nutrient Allowances, RDAs),使良好營養狀況的機會增加。
  西元一九五○年,歐美國家的相關單位便將所有的食物進行分類。以美國而言,食物分類源始於農業部,最為常見的分類型式和攝取分數是:四分蔬菜和水果、四分麵包和穀類、二分牛奶和奶製品、二分肉類和肉類代品。
  四大類分法可做為規劃健康飲食的基礎,但卻無法詳加敘述食物的熱量攝取。由於各類別中有些食物的熱量、脂肪相當懸殊,在進食時假如不注意,很容易攝取過多脂肪和熱量,例如...
致病性大腸桿菌食物中毒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致病性大腸桿菌引起的細菌性食物中毒。引起中毒的食品可有熟肉、魚、沙拉等多種食品。腸毒素性大腸桿菌可引起急性胃腸炎型,潛伏期一般為10至24小時,主要表現為食慾不振,腹瀉(一日5至10次,無膿血)、嘔吐及發熱。若脫水嚴重可發生休克。腸侵襲性大腸桿菌可引起急性細菌性痢疾,主要表現為腹痛、腹瀉(伴黏液膿血)、裏急後重及發熱。細菌學和腸毒素檢驗可確診。急性菌痢型應給抗生素,其他主要是對症治療,一般癒後良好。
細菌性食物中毒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致病性微生物污染食品,使食品中存在大量細菌或已生成之腸毒素,引起的食物中毒。臨床上根據中毒症狀和預後可分四型:(1)輕度胃腸型,潛伏期短(30至60分),症狀較輕呈一般性嘔吐或腹瀉。以葡萄球菌食物中毒最常見。(2)急性胃腸炎型,潛伏期3至10小時,噁心、嘔吐、腹痛、腹瀉症狀顯著,用抗菌素治療有效。有沙門菌屬食物中毒、副溶血性弧菌食物中毒、致病性大腸桿菌食物中毒、變形桿菌食物中毒、小腸結腸炎及空腸彎曲菌食物中毒。(3)神經麻痹型,潛伏期1至3天(甚至1週),肉毒桿菌食物中毒,症狀有咽下困難、複視、失聲、呼吸困難等。(4)嚴重型,潛伏期短(1至2時),出現噁心、嘔吐,症狀嚴重,常因黃疸、昏迷、...
食物中毒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飲食某種食物後所發生的中毒現象。多因食品本身含有毒素、化學毒物或細菌在其中繁殖而產生毒素所引起,亦有因食用互相排斥的食物而導致中毒。人食用這些食物後,在極短時間內,會產生腹痛、嘔吐、發燒、腹瀉等中毒的症狀,嚴重時甚至會昏迷、虛脫或死亡等。
志賀氏菌食物中毒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指由革蘭氏陰性桿菌,志賀氏菌引起的細菌性食物中毒症。引起食物中毒的志賀氏菌主要為宋內氏志賀菌(Shigella sonnei),發生季節多在夏秋季,引起中毒的食品,主要是熟肉製品。發病原因為志賀氏菌侵入腸黏膜組織,並釋放內毒素而引起中毒症狀。潛伏期一般為24至48小時,發病症狀為劇烈腹痛、腹瀉(水樣便,可帶血及黏液)、發熱、明顯之裡急後重(tenesmus);嚴重者並可出現痙攣、休克、腸穿孔、菌血症及溶血性尿毒症候群(hemolytic uremia syndrome),此種情形尤其在幼兒更易產生。診斷可以細菌學或血清學之檢驗確認。治療主要以抗生素之使用與補充水份、電解質及其他症狀治療為主...
黴菌毒素和黴變食物中毒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食入真菌污染的黴變食物而引起的食物中毒。主要有赤黴病麥食物中毒、黴變甘蔗中毒、麥角食物中毒等,慢性中毒亦有黃麴毒素中毒,雖不造成急性症狀,卻可能致癌。
食物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食物鏈中,生產者和消費者所包含的種類非常多,故其所形成的食物關係並非直線狀,而是各種生物互相吞食的複雜分枝網狀,稱為「食物網」。
變形桿菌食物中毒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由變形桿菌引起的細菌性食物中毒。主要涉及動物性食品,尤其是水產品。由莫根氏菌屬引起組胺中毒表現為過敏型,潛伏期30至120分鐘,出現顏面潮紅、頭痛、蕁麻疹等。由普通變形桿菌及奇昇變形桿菌引起腸毒素中毒表現為腸胃型,潛伏期3至20小時,出現噁心、嘔吐、腹痛、腹瀉、發熱、頭痛、疲勞無力等。有時可同時出現上述兩類症狀。經細菌學及血清學檢驗可診斷。過敏型治療以抗組胺藥物為主,胃腸炎除對症治療外可給予抗生素。一般癒後佳。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