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6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453.1368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餔時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申時。下午三點到五點。《淮南子.天文》:「至于悲谷,是謂餔時。」《史記.卷九.呂太后本紀》:「日餔時,遂擊產。」也作「晡時」。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時候,一段的時間。如:「現時」、「古時」、「那時」。
一定的時間。如:「按時」、「準時」、「限時」。
機會。如:「時機」、「時來運轉」。
經常。如:「時常」、「時時」、「學而時習之」。
偶爾。如:「時好時壞」。
現在的、當前的。如:「時弊」、「時裝」、「時事」、「時局」。
量詞。用於計算時間的單位。一時為六十分。如:「這件事不是一時三刻的時間就可以完成。」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傍晚進食,猶吃晚餐。《說文解字.食部》:「餔,申時食也。」
2.吃。《莊子.盜跖》:「盜跖乃方休卒於太山之陽,膾人肝而餔之。」宋.蘇軾〈超然臺記〉:「餔糟啜漓,皆可以醉。」
申時。指下午三點到五點。或泛指黃昏時分。通「晡」。《後漢書.卷四九.王符傳》:「非朝餔不得通,非意氣不得見。」唐.章懷太子.注:「《說文》曰:『餔,謂日加申時也。』」
給予食物、餵食。《國語.越語上》:「國之孺子之遊者,無不餔也,無不歠也,必問其名。」《漢書.卷一.高帝紀》:「呂后與兩子居田中,有一老父過請飲,呂后因餔之。」唐.顏師古.注:「以食食人亦謂之餔。」
參見「餔子」條。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驚懼、害怕。《漢書.卷九九.王莽傳下》:「乃壬午餔時,有列風雷雨發屋折木之變,予甚弁焉!予甚栗焉!予甚恐焉!」唐.顏師古.注:「弁,疾也。一曰弁,撫手也,言驚懼也。」
晡時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申時。下午三點到五點。《初刻拍案驚奇》卷六:「狄氏到了這日晡食,果然盛妝而來。」也作「餔時」。
悲谷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傳說西南方有深谷,人至此地,就會興起悲涼的愁緒,故稱。《淮南子.天文》:「至于悲谷,是謂餔時。」漢.高誘.注:「悲谷,西南方之大壑,言其深峻,臨其上,令人悲思。」
:::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