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1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421.8855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餘姚縣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縣名。位於浙江省紹興縣之東,瀕姚江北岸,滬杭甬鐵路南段經此。今大陸地區改作余姚縣。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有所剩、多出來的。如:「剩餘」、「多餘」、「餘錢」。
其他的。如:「餘念」、「餘願」、「餘事」。
正常工作以外或以後的時間。如:「業餘」、「課餘」、「辦公之餘」。
約計之數。如:「二十餘人」、「我家門口有一棵榕樹,高丈餘。」
殘留的、將盡的。如:「餘溫」、「餘生」。
不盡的、未完的。如:「死有餘辜」。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地方行政單位。古時候歸屬於州、府、道,現今則在省之下,鄉鎮之上。如:「臺北縣」、「雲林縣」、「高雄縣」、「縣政府」。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姓。
格物窮理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窮究事物的道理。清.紀昀《閱微草堂筆記.卷七.如是我聞一》:「偶閱近人夜談叢銘,見所載焚旱魃一事、狐避劫二事。因存記所疑,俟格物窮理者詳之。」清.黃宗羲《南雷文定三集.卷一.餘姚縣重修儒學記》:「後之儒者,唯其難視聖人,或求之靜坐澄心,或求之格物窮理,或求之人生以上。」
王陽明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目錄1 簡介2 生平3 影響4 關鍵字5 參考資料 簡介王陽明本名王守仁(1472年10月31日-1529年1月9日),幼名雲,字伯安,號陽明子,諡文成,人稱王陽明。浙江紹興府餘姚縣人。明代最著名的思想家、哲學家、書法家兼軍事家、教育家,官至南京兵部尚書、都察院左都御史,因平定宸濠之亂等軍功而封爵新建伯,隆慶時追贈侯爵。王陽明是陸王心學之集大成者,非但精通儒、釋、道三教,而且能夠統軍征戰,是中國歷史上罕見的全能大儒。因他曾在餘姚陽明洞天結廬,自號陽明子,故被學者稱為陽明先生,後世現在一般都稱他為王陽明,其學說世稱「陽明學...
黃宗羲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名籍簡介:  黃宗羲(1610年-1695年),字太沖,號梨洲,學者稱南雷先生或梨洲先生,明朝浙江寧波餘姚縣人(今黃埠鎮)。明末清初經學家、史學家、思想家、地理學家、天文曆算學家、教育家。生平經歷:  他的父親黃尊素是東林名士,天啟年間,因彈劾宦官魏忠賢而被殺害。崇禎初,宦官集團暫時失勢,其中作惡多端的人將受到制裁。黃宗羲當時十九歲,得到這個消息後,毅然進京,為父訟冤,並且在對簿公堂時,手錐陷害他父親的仇人。清軍南下,黃宗羲回到浙江,召募義兵,組織抗清武裝鬥爭。但不久兵敗,被懸賞緝捕,只得隱伏山林。直到清政權基本穩定,放...
歷山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山名。相傳舜初耕於此。歷山所在的說法很多:(1)位於山西省永濟縣東南,又名雷首山、歷觀,上有舜井。見《史記.卷一.五帝本紀》南朝宋.裴駰.集解。(2)位於山西省翼城東南,上有舜王坪。見《史記.卷一.五帝本紀》唐.張守節.正義。(3)位於山東省歷城縣西南,山上有舜祠,故又名舜耕山。見北魏.酈道元《水經注.濟水注》。也稱為「歷山」、「千佛山」。(4)位於山東省濮縣東南,上有陶墟,相傳舜耕陶於此。見北魏.酈道元《水經注.瓠子河注》。(5)位於浙江省餘姚縣西北,有舜井。見《史記.卷一.五帝本紀》南朝宋.裴駰.集解。
蔣夢麟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人名。(西元1885~1964)原名夢熊,號孟鄰,浙江省餘姚縣人。清光緒二十九年中秀才,上海南洋公學肄業,美國加州大學學士,哥倫比亞大學哲學博士。歷任北京大學校長、教育部部長、行政院祕書長、中國農村復興委員會主任委員。蔣氏一生致力於教育革新、水利建設與推動農村現代化,民國四十七年獲得菲律賓麥格賽賽獎。五十三年六月病逝,享年七十八歲。著有《中國教育原理》、《談學問》、《西潮》、《新潮》、《孟鄰文存》等。
姚江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河川名。在浙江東部餘姚縣南,源出太平山,東南流入甬江。
2.古代的驛站名。在浙江省餘姚縣東。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