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5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1037.9269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馬奴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印度神話中的人類始祖。傳說在大洪水將臨時,被他所飼養的魚帶至喜馬拉雅山的最高峰,躲過災難,因而成為世上的唯一生存者。
馬奴法典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據說是人類始祖馬奴得到神的啟示,用有韻的梵文寫成的婆羅門教法規。為十九世紀以前,民法、刑法、司法判斷的準則。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動物名。脊椎動物,能載重行遠,並善於奔馳。如:「馬匹」、「駿馬」。
馬上:立刻。如:「政府為了便民,特地成立馬上辦中心。」
兵馬:泛指兵力。如:「我方的兵馬是敵方的一倍。」
人馬:多指人員。如:「登山隊的人馬剛從這兒經過。」
馬虎:隨便、不嚴謹。如:「為人處事,不可馬虎。」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失去自由,供人使喚的人。如:「奴隸」、「黑奴」、「奴僕」、「奴婢」。
古時女子的謙稱。如:「奴家今年一十八。」
對人鄙視、瞧不起的稱呼。如:「守財奴」、「亡國奴」。
不識好歹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不能辨別好壞。指人糊塗,不知事情的是非或輕重。《西遊記》第九二回:「我師不識好歹,上橋就拜。我說不是好人,早被他侮暗燈光,連油碰我師一風攝去。」《文明小史》五二回:「你們這班牛馬奴隸,真真不識好歹!難道我們還來謊騙你不成?」也作「不知好歹」。
:::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