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7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馮諼彈鋏     
瀏覽人次:852 收藏人次:491022
貧士馮諼自信才華出眾,在孟嘗君門下不甘作下客,因而彈劍柄而歌,要魚、要車、要養家。後以馮諼彈鋏比喻有才華的人暫處困境,有求於人;懷才而受冷遇,心中感到不平。
    
瀏覽人次:19045 收藏人次:4111284
用彈弓發射的小鐵丸。如:「彈丸」。
槍炮發射可以傷人毀物的東西。如:「子彈」、「原子彈」、「槍林彈雨」。
彈子:指撞球。如:「彈子房」。
物體由緊縮到伸展產生的力量。如:「彈性」、「彈力」。
糾舉。如:「彈劾」。
演奏。如:「彈奏」、「彈琴」。
    
瀏覽人次:17559 收藏人次:702095
姓。
徒步涉水。如:「暴虎馮河」。
    
瀏覽人次:15065 收藏人次:372179
1.欺詐。《公羊傳.襄公二十五年》:「曷為不言入于衛,諼君以弒也。」
2.忘記。《詩經.衛風.考槃》:「獨寐寤言,永矢弗諼。」唐.白居易〈贈元稹〉詩:「之子異於是,久要誓不諼。」
戲弄、說謊開玩笑。如:「他出帖請客,主人卻爽約不到,把人給諼了。」
    
瀏覽人次:3315 收藏人次:315689
1.鉗子。《說文解字.金部》:「鋏,可以持冶器鑄鎔者。」北周.庾信〈對燭賦〉:「銅荷承淚蠟,鐵鋏染浮煙。」
2.劍。《玉篇.金部》:「鋏,劍也。」《楚辭.屈原.九章.涉江》:「帶長鋏之陸離兮,冠切雲之崔嵬。」
3.劍柄。《戰國策.齊策四》:「長鋏歸來乎!食無魚。」
彈鋏     
瀏覽人次:2039 收藏人次:0
鋏,劍把。戰國時代齊國人馮諼,因家貧而要求在孟嘗君門下當食客,起先不受孟嘗君重視,而以粗食待之,馮諼乃倚柱彈劍,高歌:「長鋏歸來乎!食無魚。」孟嘗君乃依其要求而給予較好的待遇。事見《戰國策.齊策四》。後因用以比喻因處境困苦而有求於人。宋.蘇軾〈浣溪沙.門外東風〉詞:「山頭回首三吳,不應彈鋏為無魚。」清.朱彞尊〈青玉案.清秋滿目〉詞:「青州從事須沉醉,稷下雄談且休矣!回首吳關二千里,分明記得,先生彈鋏,也說歸來是。」
馮諼     
瀏覽人次:1036 收藏人次:138332
孟嘗君門下食客。參見「馮驩」條。
:::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