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1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328.1349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骨力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剛勁有力。如:「他的書法挺骨力的。」
2.硬而平整。如:「這塊鋼板裁得很骨力。」
書法的筆力。《晉書.卷八○.王羲之傳》:「時議以為羲之草隸,江左中朝莫有及者,獻之骨力遠不及父,而頗有媚趣。」
骨力食栗,貧惰吞瀾。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比喻勤勞者可自食其力,懶惰者只好挨餓。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動物體內支撐其身體的支架總稱或其單獨部位。如:「骨骼」、「骨盤」、「脊椎骨」。
支持物體的架子。如:「傘骨」、「鋼骨」、「龍骨」、「扇骨」。
氣概、風度。如:「風骨」、「傲骨」。
骨肉:比喻血統關係最接近的人,像父子、兄弟等。如:「骨肉團圓」。
骨頭:比喻人的個性。如:「他是個硬骨頭,欺辱不得的。」
骨碌:滾轉的樣子。如:「電話鈴響,他一骨碌從床上坐了起來。」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人和動物體內筋肉運動所產生的效能。如:「力氣」、「力量」、「體力」、「臂力」、「腕力」、「力不從心」、「力能扛鼎」。
使物體改變運動狀態的作用。如:「動力」、「抗力」、「向心力」、「離心力」、「地心引力」。
泛指一切事物所具有的功能或作用。如:「火力」、「水力」、「風力」、「浮力」、「說服力」、「吸引力」、「生產力」、「勞動力」。
才能、能力。如:「實力」、「智力」、「理解力」、「量力而為」。
權勢。如:「權力」、「勢力」。
盡力、拚力的。如:「力戰」、「力爭上游」、「力求上進」、「據理力爭」。
以力氣供人使役的人。如:「苦力」。
標新立異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創立新奇的名目或主張,以表示與眾不同。《隋唐演義》第三一回:「但今作者,止取體豔句嬌,標新立異而已,原沒甚骨力規則。」也作「標新領異」、「標新取異」。
王獻之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人名。(西元344~388)字子敬,羲之子。晉代書法家,會稽人。官至中書令,性高邁不羈,風流冠時。工書法,骨力雖不及其父,但頗有媚趣,世稱二王,卒諡憲。存世墨跡有行書〈鴨頭丸帖〉及小楷刻本《洛神賦》十三行。
風力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人的風采骨力。《宋史.卷三二四.張亢傳》:「奎治身有法度,風力精彊,所至有治跡。」《醒世恆言.卷二九.盧太學詩酒傲王侯》:「那知汪知縣因扳翻了個有名富豪,京中多道他有風力,到得了個美名,行取入京,陞為給事之職。」
曹全碑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漢朝隸書的碑刻。碑文記載郃陽令曹全鎮壓黃巾的事件。明萬曆年間始出土。書法秀麗而有骨力,學習隸書者,多用為範本。因曹全字景完,故也稱為「曹景完碑」。
怒猊渴驥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憤怒的獅子用腳挑動石頭,口渴的駿馬奔向水泉。比喻書法的骨力雄健,筆勢奔馳。語本《新唐書.卷一六○.徐浩傳》:「嘗書四十二幅屏八體皆備,艸隸尤工。世狀其法曰:『怒猊抉石,渴驥奔泉』。」
柳公權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人名。(西元778~865)字誠懸,京兆華原(今陝西省耀縣南)人。唐代書法家。元和進士,官至太子少師,世稱柳少師。工書法,骨力遒健,結構緊密,體勢勁媚,自成一家。與顏真卿齊名,並稱「顏柳」。傳世書跡有〈大達法師玄祕塔碑〉、〈神策軍紀聖德碑〉、〈金鋼經〉、〈蘭亭帖〉、〈寄藥帖〉等。
我是貓頭鷹博士,
有問題可以問我喔!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