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9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高低起伏     
瀏覽人次:1351 收藏人次:0
形容高低不平,有如波浪狀態。如:「沙漠裡一眼望去,都是些高低起伏的沙丘。」
    
瀏覽人次:18061 收藏人次:11127593
物體直立時上下的長度。如:「高度」、「身高」。
高的地方。如:「登高望遠」、「居高臨下」。
與「低」相對:A>上下距離或離地面遠的。如:「高空」、「高山」、「高樓大廈」、「一山還比一山高」。B>超越一般水準或平均程度的。如:「高級」、「高價」、「高興」、「高速」、「眼高手低」。C>等級在上的。如:「高年級」、「高級中學」。D>聲音激昂的。如:「高歌」、「高聲」。
指年紀大或歲數高的。如:「高齡」、「年高德劭」、「年事已高」。
敬稱他人的事物。如:「高見」、「高足」。
部首。
姓。
    
瀏覽人次:17404 收藏人次:2285595
趴著。如:「伏案」、「伏地挺身」。
屈服。如:「伏罪」、「伏法」。
隱藏。如:「伏兵」、「潛伏」、「伏筆」、「埋伏」、「晝伏夜出」。
低下去。如:「起伏不定」、「此起彼伏」。
伏天:盛夏之日。自夏至後第三庚日起,三十日內,稱為「伏天」。前十日為「初伏」,中十日為「中伏」,末十日為「末伏」,總稱為「三伏」,為夏季最熱的時期。或稱為「伏日」。
    
瀏覽人次:16001 收藏人次:10991520
挺身往上。如:「起立」、「起來」。
上升。如:「起伏」、「起落」。
好轉。如:「起色」、「起死回生」、「一病不起」。
引發、產生。如:「起火」、「起義」、「發起」、「起疑」、「起作用」。
建造。如:「白手起家」、「平地起高樓」。
開始。如:「起先」、「起初」、「從今天起」、「萬事起頭難」。
擬定。如:「起草」、「起稿」。
放在動詞之後。A>表示動作的進行。如:「拿起」、「提起」。B>表示及、到的意思。如:「想起往事,真是不勝感慨!」C>表示承受的意思。如:「我們要經得起現實的考驗。」
量詞:A>計算分批的人的單位。相當於「群」。如:「店裡來了兩起客人。」B>計算事件發生的單位。如:「高速公路上發生了數起連環車禍。」、「警方最近偵破了一起擄人勒索案。」
    
瀏覽人次:11620 收藏人次:6121330
與「高」相對。如:「低價」、「低級」、「低溫」、「低姿態」、「低聲下氣」。
俯、垂。如:「低頭」、「低眉」、「低首下心」。
起伏     
瀏覽人次:4434 收藏人次:1030984
1.隆起與低伏。南朝梁.簡文帝〈南郊頌.序〉:「紆餘委蛇,丘陵起伏。」宋.蘇轍〈黃州快哉亭記〉:「岡陵起伏,草木行列。」
2.興盛與衰落。《文選.顏延年.始安郡還都與張湘州登巴陵城樓作詩》:「萬古陳往還,百代勞起伏。」
高低     
瀏覽人次:812 收藏人次:238057
1.高處與低處,比喻不平坦。如:「這路高低不平。」
2.優劣。如:「難分高低」。
3.深淺、輕重。《西遊記》第四一回:「你這小畜生,不識高低,看棍!」
4.無論如何。如:「你是我最好的朋友,高低要幫這個忙。」
5.到底,終究。如:「我找了好半天,高低被我找到了。」
一落千丈     
瀏覽人次:12090 收藏人次:764751
唐代文學家韓愈聆聽穎師彈奏古琴後,寫下這首〈聽穎師彈琴〉詩,內容表面上描擬琴聲的高低起伏,並且訴說心中的感動,一方面則暗喻宦海的浮沉。其中「躋攀分寸不可上,失勢一落千丈強」兩句,以攀登高山突然摔落,來形容琴聲由高音驟然下降到很低,比喻為官要小心謹慎,不能大意,否則一失足就會摔下千丈深的谷底。後來「一落千丈」被用來比喻成績、地位、景況、情緒或聲望等急遽下降。
雲霄飛車     
瀏覽人次:1368 收藏人次:352784
遊樂場中,快速行駛於高低起伏軌道上供遊客搭乘的滑行車。其落差的速度感,可帶來刺激的感受。也稱為「空中飛車」。
地勢     
瀏覽人次:1144 收藏人次:515375
1.地面高低起伏的形勢。《漢書.卷一.高帝紀下》:「地勢便利,甚以下兵於諸侯,譬猶居高屋之上建瓴水也。」《文選.虞羲.詠霍將軍北伐詩》:「長城地勢嶮,萬里與雲平。」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