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7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375.0115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鬧場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破壞正常演出的戲劇。如:「由於觀眾鬧場連連,使這齣戲一直無法繼續演下去。」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平坦的空地。如:「操場」、「廣場」。
處所。如:「場所」、「試場」、「會場」、「商場」、「運動場」。
舞臺。如:「粉墨登場」、「好戲上場」。
戲劇表演的起止,或故事情節的段落。如:「開場」、「分場」、「終場」。
泛指物理作用的範圍或空間。如:「磁場」、「電場」。
量詞。用於計算活動的單位。如:「一場電影」、「大鬧一場」、「三場棒球賽」。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4.擾亂。如:「鬧場」、「鬧事」。《紅樓夢》第六○回:「偏那趙不死的又和我鬧了一場。」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3.驅逐、驅趕。[例]他存心來鬧場,最後被人轟了出去。
幼兒行為改變技術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不想再舉手。又如某女老師在課堂上無心說了一句引人遐思的雙關語,學生起哄,老師若無其事,自然就會消弱笑鬧場面。又如哭鬧小孩,若不予理會,待表現乖巧,才給予注意微笑,就會削減哭鬧,養成正當行為。使用消弱作用應注意的是:扣留增強到相當久,例如不理會哭鬧小孩要狠心,即使在地上連滾帶爬,也不可心軟而前功盡棄。此外,管制增強要全面合作,態度一致,如訓練小孩於正餐吃飯而不吃零食,就要在除了正餐間以外,管制所有可能取得食物的機會,才能發生效用。再者,反應動作要十分吃重、付出相當代價,才給予增強,如買獎券,若每張二十元,則不中也不痛不癢;...
舉動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行為或動作。《三國志.卷三五.蜀書.諸葛亮傳》:「謖違亮節度,舉動失宜,大為郃所破。」《儒林外史》第三七回:「因見這般舉動,心裡敬他。」
帶頭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首先行動起來帶動別人。如:「他帶頭鬧場,將會場搞得面目全非。」
:::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