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4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234.3775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茶腹(普通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Sitta europaea
體長約14公分。喙尖而有力 ,背部為藍灰色,尾短,翅膀顏色較深,過眼細線黑色,延伸至頸部。腹面棕色,喉部顏色較淡。
共18亞種,廣泛分布於歐洲、亞洲及非洲西北部。
主要棲地為有高大樹木的森林。單獨或是2~3隻出現在森林中,有時也會和其他鳥類一起活動。常在樹幹上快速的上下左右移動,找尋無脊椎動物、種子或是堅果。茶腹會將找到的堅果插入裂縫中固定,再用強壯的喙用力啄開外殼。叫聲為“匹、匹”或是“嘰、嘰”聲。築巢於大樹的樹洞中,通常是利用啄木鳥使用過的接近樹頂的樹洞,洞口常用泥巴將入口封小。巢杯狀,由薄片狀的松樹的樹皮和地衣構成。
鳥綱(Class Aves)
雀形目(Order Passeriformes)
科(Family Sittidae)
茶腹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體長約12cm。頭部有黑色過眼線,延伸至頸側。頭部眼線以上及背面大致為藍灰色,飛羽及尾羽黑褐色。尾羽外側末端白色。腹面淡黃褐色,脇及尾下覆羽栗褐色。眼暗褐色,喙尖細、黑色,下喙基部黃白色。腳灰色。
澳大利亞小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Neositta chrysoptera
體長約11公分。不同亞種頭部、背部及腹部的顏色有明顯變異。喙直而尖,末端黑色,基部黃色;腳黃色。頭部全黑、上半部黑色或是全白,背部灰褐色有深色至淺灰褐色縱紋,腹部白色或有灰色縱紋。翼黑色至褐色,具紅褐色或白色斑塊。尾短,黑色,外側尾羽末端白色。雌雄鳥頭部黑色部分的範圍不同,隨著亞種不同,判別雌雄的方法也不一樣。
共15亞種,分布於澳洲東半部及新幾內亞。
棲地為尤加利樹的樹林或是較乾燥的灌叢。覓食的方式與一般的(Nuthatches)相似,都是在樹幹上爬上爬下,尋找樹皮裂縫中的昆蟲為食,但繁殖習性就有明顯的不同,小科的鳥巢為杯狀,築巢於樹枝的分叉上;茶腹的巢則是位於樹幹的樹洞中。澳大利亞小和許多澳洲的鳥類一樣,一整年都是成群活動,經常有未繁殖的成鳥幫助繁殖的個體,餵食雛鳥。
鳥綱(Class Aves)
雀形目(Order Passeriformes)
科(FamiIy Neosttidae)
:::
我是貓頭鷹博士,
有問題可以問我喔!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