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資料庫查詢時間:249.9957 ms
共 54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排序方式:
關鍵字 |
搜尋次數 |
關聯性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鵪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參見「鵪鶉」條。
|
鵪鶉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動物名。鵪雞目雉科鶉屬。形似雛雞,頭小尾短而圓胖,羽毛以赤褐色為主,善走而不善飛,以種子、穀類、昆蟲等為食。
|
李幼鸚鵡鵪鶉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李幼新(李幼鸚鵡鵪鶉) 知名影評人,生於台北縣板橋。大學時代曾經唸過中原大學物理系以及淡江大學法文系。然而李幼新卻志在電影藝術,在台灣文藝思潮鼎盛的七○年代,李幼新與其他影評人一同齊名奠定了他在影評界的地位。李幼新早期以筆名「荷&菊」、「青藍紫」或本名發表作品。曾長期擔任志文出版社電影書籍的助理顧問,早期作品散見在『聯合報』、『自立晚報』、『世界電影』以及香港的電影雜誌『電影雙週刊』。八○年代後作品大多在『民生報』、『Fa電影欣賞雜誌』、以及長達三年『時報週刊』的「錄影帶消息」專欄。他亦曾任金穗獎、金馬獎、國片輔導金...
|
小鵪鶉(藍胸鶉)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Coturnix chinensis
體長12~14公分,是最小的狩獵鳥種之一。尾短。雄鳥背部為喑黃褐色,並有不規則的黑色斑紋;自額、眉、頸側至胸和胸側為灰色;喉部白色,但有黑色三角斑紋和橫斑;下胸、腹部、尾下腹羽則為紅褐色。雌鳥大致為暗褐色,背部有白色斑點,胸、腹部有暗色橫斑,眉紅褐色。
共10亞種,分布於亞洲南部東南部及澳洲東部,包括印度、中國南部、中南半島、菲律賓、印尼、新幾內亞、澳洲東北部、紐西蘭及附近南太平洋諸島。
棲息於較為濃密的草地、草叢、沼澤地邊緣和農耕地。性隱秘,不易見。同一家庭的個體常成群覓食,草地上的種子、幼芽、嫩葉、昆蟲和小型無脊椎動物為其主要的食物。多以游牧方式生活,並在雨季之後繁殖。每窩4~7個卵,由雌鳥單獨孵卵,孵化期約16~18天。
鳥綱(Class Aves)
雞形目(Order Galliformes)
雉科(Family Phasianidae)
|
黃鵪菜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二年生草本,全株被疏的細柔毛,基部分枝,高20-50 cm,花莖有時可抽長至100 cm。基生葉蓮座狀,倒披針形,琴狀羽分裂。頭花排列為繖房狀;頭花直徑7-8 mm。瘦果橢圓形,約1.8 mm長,褐色,尖端漸縮,具11-13道縱稜。冠毛白色,宿存。
|
細葉假黃鵪菜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具長主根,主莖粗短,木質化;葉基生,蓮座狀。花莖長在側生的斜倚莖上而不直接長在主莖上,花莖基部葉蓮座狀簇生,葉厚革質,卵形至匙形。花莖10-40 cm高,頭花複排列為繖房花序,花冠黃色,直徑約1.5 cm寬。
|
大花黃鵪菜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本亞種與原種之差別在於本亞種之頭花較大,直徑大於1.5 cm,瘦果深紫黑色。
|
小鵪鶉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雄鳥的頭頂至後頸暗褐色,頭頂中央有一條淺黃色縱紋。額、眼先、眉線和頸側灰藍色,後頸和背部暗褐色,有黑細紋排成縱列。尾羽赤褐色,翼羽黃褐色。喉黑色,兩側白色,頰白色。胸和腋灰藍色,腹和尾下覆羽栗紅色。喙黑色,腳鮮黃色。雌鳥的身體黃褐色,體背有黑色縱斑。腮、喉黃白色,胸和腋有黑褐色橫紋,腹黃白色。喙石板灰色,腳鮮黃色。
|
臺灣黃鵪菜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本亞種與原種之差別在於本亞種之基生葉較厚,被氈毛。瘦果紅色、紅褐色或紫黑色。
|
臺灣假黃鵪菜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植株型態與細葉假黃鵪菜近似,但花莖直接由主莖長出,莖生葉基部耳狀。
|
曾經查過此詞彙的人也經常查詢以下字詞:
|
貓頭鷹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