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33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362.7006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鹿角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舊時作戰時的防禦設施。把帶有枝椏的樹枝削尖,尖梢朝上,埋在營寨門前或交通路口,以阻擋敵人前進。因形似鹿角而得名。《三國演義》第一八回:「鹿角多半毀壞,意將從此處攻進。」《初刻拍案驚奇》卷三一:「四下裡擺放鹿角蒺藜,鈴索齊整。」也稱為「鹿砦」、「鹿寨」。
鹿角珊瑚科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綜合珊瑚分子生物研究結果,將原先傳統分類系統中星珊瑚科Astrocoeniidae中的圍尖珊瑚(Madracis)、帛琉星珊瑚(Palauastrea)、合星珊瑚(Stylocoeniella)等三個屬,加入原先鹿角珊瑚科既有的鹿角珊瑚(Pocillopora)、列孔珊瑚(Seriatopora)、柱珊瑚(Stylophora)等三個屬,共計六個屬組成鹿角珊瑚科(Dai & Horng, 2009)。鹿角珊瑚科均為群體型,群體外形為分枝狀、叢狀,乃至近於團塊狀;群體表面的共骨佈有小刺,珊瑚孔為凹入型(immersed),孔徑通常小於2mm;珊瑚隔片發育為一或二環,不發達,為窄片狀、條紋狀,或刺...
鹿角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植物名。紅藻類的杉苔科鹿角菜屬。叢生於海濱岩石上,體有小盤狀之根,叢生,莖極短,圓柱狀,枝常扁圓或扁平,數回叉狀向外輻射分枝。囊果隆起,球狀或半球狀。可供食用及藻膠原料。
鹿角鍬形蟲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大型鍬形蟲,體色黑,雄蟲22-66mm,雌蟲22-45mm。雄蟲大顎呈明顯圓弧狀彎曲,端部具大型分叉,看似雄鹿的角,翅鞘佈滿細微刻點,光澤度低。雌蟲前胸背板外緣具微鋸齒緣,翅鞘無明顯刻點,光澤度較雄蟲高,翅鞘外緣具明顯突出稜邊。
漆黑鹿角鍬形蟲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大型鍬形蟲,體色黑,雄蟲27-66mm,雌蟲22-45mm。雄蟲大顎呈明顯圓弧狀彎曲,內側除基部外有一列齒突,翅鞘不具刻點,外觀有明顯光澤。雌蟲眼緣後方有一小突起,前胸背板外緣具微鋸齒緣,翅鞘不具刻點,外觀有明顯光澤。
細枝鹿角珊瑚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珊瑚體的外型略呈球形,通常以小型群體存在,直徑很少超過50公分,珊瑚體由許多分枝構成,大分枝上又有許多小分枝,並有疣狀突起,珊瑚蟲細小,直徑小於1 mm,珊瑚孔內部的骨片不明顯。珊瑚體形態隨生長環境而變異,在海流較緩處,珊瑚體的分枝細而疏鬆,在海流較強處則分枝粗短而密集。生活群體呈墨綠、粉紅和黃褐色,生殖型態屬於雌雄同體、孵育型,全年皆有生殖活動。
鹿角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學名:Ascocentrum pumilum (Hayata) Schltr. 科名:蘭科 Orchidaceae 中文名:鹿角蘭 俗名:小鹿角蘭 植物型:草本。 其它:小型附生蘭;莖與節間均短;植物體矮於6 cm。
臺灣鹿角樹椿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臺灣鹿角樹椿 Alcerocoris formosanus Lin, 2004 Alcerocoris formosanus Lin, 2004 臺灣鹿角樹椿,為學者林政行(Cheng-Shing Lin)於2004年發表在台灣昆蟲研究報告之新種。本種屬於微小型盲椿,體長約2.5mm、寬度 1.0mm,蟲體暗褐色細長橢圓形,身上具有明顯的黑色毛,身體腹面褐色,半翅鞘短、沒有達到腹部末端。蟲體外型與 A. fraxinusae 木犀鹿角樹椿類似,但是本種的半翅鞘較短,可以此區別。學名以模式物種所在地來命名。本種分布於台灣,於屏東有採到之記錄。
木犀鹿角樹椿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Alcerocoris fraxinusae Lin, 2004 木犀鹿角樹椿,為學者林政行於2004年發表在台灣昆蟲研究報告之新種。本種屬於微小型盲椿,成蟲體長約 3.2 mm、寬度 1.0 mm,蟲體細長橢圓形為黑色或暗褐色,胸部和腹部的腹面褐色。本種外型與 Alcerocoris globosus 相似,兩者之辨認處在:本種的觸角基節為斧頭形狀,且第二觸角節為長、寬廣的果莢形;而在前胸背板上有一橫向的深刻痕。此外,本種也與臺灣鹿角樹椿類似,而差異在於:本種的半翅鞘較長,可達到腹部末端。本種學名的由來起因於在 Fraxinus formosanus 這種植物上發現此新物種,而以此命名。本種...
鹿角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一種國畫中畫樹枝的方法。取鹿角的形狀,表現樹枝的參差歧出、錯亂有致。寫秋林時常用。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