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5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266.8066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麻鴨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動物名。我國產量最多、分布最廣的家鴨,因羽毛呈麻褐色帶斑點,故稱為「麻鴨」。
花鳧(翹鼻麻鴨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Tadorna tadorna
體長61~64公分,大型鴨。喙紅色,腳粉紅色。雄鳥頭至上頸為暗綠色具有光澤,下頸、胸、腹、背部為白色,胸、腹部之間具有褐色環帶,腹部厎部具一黑色寬帶;翼鏡為暗綠色,尾下覆羽褐色,飛行時可見翅膀之上下覆羽、尾下覆羽皆為白色,肩羽及初級飛羽為黑色。繁殖期時,雄鳥於喙基部至額間有紅色突起的瘤狀物,非繁殖期則無。雌鳥羽色較雄鳥淡且無光澤,喙基部具白色細環,但無紅色瘤狀物。
分布於歐亞大陸及非洲北部。繁殖地包括歐洲西北部、土耳其、黑海北部,向東經過亞洲中部、蒙古、中國大陸北方,冬天往南方遷徙至非洲北部及亞洲中部及南部。台灣為稀有過境鳥。
棲息於海邊泥灘、河囗、沼澤地帶。以無脊椎動物為主食,特別是小型的軟體動物及甲殼動物。雄鳥叫聲似哨音,雌鳥則是快速的呱呱叫。
鳥綱(Class Aves)
雁形目(Order Anseriformes)
雁鴨科(Family Anatidae)
瀆鳧(赤麻鴨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Tadorna ferruginea
體長63~64公分,大型鴨。全身橙褐色,頭部顏色較淡,翼鏡為暗綠色具有光澤。雌雄外形不完全相似,雄鳥頭至上頸部為暗黃色,頸有黑色細環;雌鳥頭至上頸部為黃白色,頸無黑色細環。雄鳥於非繁殖期時黑色細環會不見。飛行時可見翅膀上下之覆羽皆為白色及橙色身體、黑色的初級飛羽、尾羽形成強烈對比。
分布於歐亞大陸及非洲北部。繁殖地分布於歐洲東、西部及土耳其,向東橫跨亞洲中部及東部至中國大陸西部及蒙古,冬天則往南遷徙至中國大陸東部及南部。在台灣為稀有過境鳥。
棲息於淡水湖泊、河囗、沙洲、沼澤、稻田等沿岸。雜食性,以樹葉、種子、甲殼綱動物及無脊椎動物為食。叫聲具鼻音。築巢於樹洞或岩穴中。
鳥綱(Class Aves)
雁形目(Order Anseriformes)
雁鴨科(Family Anatidae)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一種植物。草本。種類多。莖部的韌皮纖維可加工利用,製成繩子、衣服等。如:「亞麻」、「黃麻」。
神經遭壓迫後的刺痛感覺。如:「酸麻」、「麻痛」。
不靈活、遲鈍。如:「麻木」、「麻痺」。
難受、不舒服的感覺。如:「肉麻」、「頭皮發麻」。
喪服。如:「披麻戴孝」。
用麻加工製成的。如:「麻紗」、「麻布」、「麻鞋」。
煩多而瑣碎。如:「麻煩」、「密密麻麻」。
表面有細碎斑點的。如:「麻臉」、「麻雀」。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即鴨子,為常見的家禽。嘴扁、腿短,趾間有蹼,善泳。
:::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