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48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312.5116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黃山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3.漢朝的宮室。位今陝西省興平縣西南。《漢書.卷六五.東方朔傳》:「初建元三年,微行始出,北至池陽,西至黃山,南獵長楊,東遊宜春,微行常用飲酎已。」
黃山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雌雄鳥外形有別。雄鳥頭頂至後頸黑色,有黑色羽冠,冠的後方及後頸中央白色,背部暗灰綠色,翼、尾羽黑色,羽緣藍灰色,尾羽外側白色,臉部與身體腹面黃色,尾下覆羽白色,泄殖腔四周黑色。雌鳥似雄鳥,但腹部顏色較淺,泄殖腔附近不是黑色。
黃山雀(台灣山雀)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Macholophus holsti
體長13公分。頭部有一黑色的羽冠,末端白色。臉部、喉部至整個腹面為鮮黃色。背部橄欖綠色,翅灰黑色,覆羽末端白色連成不明顯的翼帶。尾羽鉛灰色,最外側二枚為白色。雌雄鳥外型類似,惟雄鳥在泄殖腔附近為黑色。亞成鳥黃色部分較淡。
分布於亞洲東部之台灣,為特有種,出現於海拔1,000~2,500公尺的山區。
出現於中海拔的原始闊葉林,常單獨或與其他山雀科鳥類混群於闊葉林中上層活動。叫聲悅耳富變化,為chishui-chichishui。以昆蟲及果實為主食。築巢於樹洞中。
鳥綱(Class Aves)
雀形目(Order Passeriformes)
山雀科(Family Paridae)
黃山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人名。指宋代文學家黃庭堅。參見「黃庭堅」條。
黃山椒蝸牛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殼形 : 圓錐形殼寬 : 約3.8mm殼高 : 約5.5mm螺層數 : 約5-6 層殼小型、右旋,呈黃色,殼表略有光澤,並具有纖細生長紋。各螺層輕度膨脹,殼頂略微銳利,至體螺層最為膨大,底層緊縮。殼口呈圓梨形,唇緣不連續,上唇緣與體螺層連接處呈角狀,外唇緣彎曲,軸唇緣肥厚而彎曲,內唇緣呈模板狀。殼臍開孔狹窄。
黃山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明末清初的山水畫派之一。以梅清、原濟(石濤)、弘仁(漸江)三人為代表,均以描繪黃山景物著稱。世稱梅清得黃山之影,石濤得黃山之靈,弘仁得黃山之質。
黃山藍絲盤菌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子座黑色。子囊盤表生於落葉葉柄上,平盤,直徑約0.3-1.2 毫米。柄與盤直徑等長或略短約0.3-0.7毫米。子實層和子囊盤邊緣都是橘紅色,而柄顏色較淡,基部黑,菌體乾燥後顏色變成暗紅色,菌體以3 % KOH溶液處理會溶出橘紅色色素。子囊棍棒狀,有 8個孢子雙排排列,頂端用梅瑞氏染劑可染成藍色,87-97 x 8-9.5 微米。子囊孢子兩端對稱的紡錘形,帶有些微彎曲,含橘黃色色素,大小約(16-)19-25(-26) x 3-4.5微米,內含油滴,呈一串小油滴或者聚合成大的油滴。側絲線形,基部1.8-2.0微米,末端稍微膨大成棍棒形,寬2-4微米,帶有橘色色素,3-5個隔板,超過子囊10-20...
黃山蟹甲草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莖高約40 cm,葉約4片,心形至腎形,先端鈍,葉基耳形,銳齒葉緣,上表面綠色,下表面白綠色,密被蛛絲狀毛。頭花多數,總狀或圓錐狀排列,總梗長1-4 mm。瘦果約5 mm,無毛。冠毛長約7 mm。

黃山藍斯盤菌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分布:台灣的中低海拔闊葉林內。 生長季節:春至秋季。 基質:殼斗科樹葉的葉柄上。 此種常與紅硬雙頭孢盤菌混淆,但後者常生長於腐木上且個體也較大些。
黃腳黃山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小型螞蟻,職蟻單態型,工蟻體長2.1 – 2.5 mm。頭型卵圓型。頭蓋著生明顯成對柱狀毛。前額葉退化呈片狀傾斜將觸角窩部分蓋住;無明顯觸角窩且觸角溝不明顯。頭楯寬,前緣中央凹陷,無頭楯齒,具頭楯中毛與成對頭楯側毛。大顎三角型,大顎前緣齒突6 個,大顎第3 齒小於第4 齒。觸角12 節,無明顯錘節,觸角鞭節各節較細長( 長度明顯大於寬度),且有直立 短毛著生。複眼大明顯由數十個小眼片組成。前中胸背板無明顯隆起。前中胸背板光滑無刻紋,前胸背板與中胸 背板上各著生2對柱狀毛。前中胸癒合完全,前中胸背板縫明顯。無中胸側溝、中胸側板下側突起、中胸腹板前溝與中胸氣孔。前伸腹節光滑無刻紋無毛著生,無前伸腹...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