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9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468.7669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黃斑蛺蝶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黃斑蛺蝶 Sephisa chandra androdamas Fruhstorfer, 1908 Sephisa chandra androdamas Fruhstorfer, 1908 黃斑蛺蝶,又稱雌黑黃斑蛺蝶、黃胡麻斑蛺蝶、櫟繚斑蛺蝶、東方帥蛺蝶、帥蛺蝶、燦蛺蝶。 特有亞種。中型蝶種,雄蝶前翅長約33mm,雌蝶約41mm。 本種一年約有三個世代以上發生,在台灣,4月到11月可見到成蝶飛行。幼蟲主要取食殼斗科之青剛櫟、赤柯。雌蝶會將卵產於其他昆蟲(如象鼻蟲)捲曲葉片遺留的蟲巢。
白裙黃斑蛺蝶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白裙黃斑蛺蝶 Sephisa daimio Matsumura, 1910 Sephisa daimio Matsumura, 1910 白裙黃斑蛺蝶,又稱台灣黃胡麻斑蛺蝶、高砂黃斑蛺蝶、臺灣黃斑蛺蝶、台灣繚斑蛺蝶、台灣帥蛺蝶、台灣燦蛺蝶。 台灣特有種,中型蝶種,雄蝶前翅長約36mm,雌蝶約40mm。雌蝶後翅背面基部至中室呈白色,與雄蝶成橙色不同,故可以此特徵辨別此種性別。 成蝶活動月份為五月至十一月,分布於丘陵地至中海拔山區。 幼蟲主要取食殼斗科之青剛櫟(Cyclobalanopsis glance)、狹葉櫟(C. stenophylla)。成蝶飛行迅速,嗜食濕地上的水分。
台灣黃斑蛺蝶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台灣黃斑蛺蝶 Cupha erymanthis 雄蝶前後翅背面為黃褐色,上翅翅端、外緣有黑色斑紋,中央具黃色斜斑紋;後翅外緣有波浪狀深褐色斑紋,中央橫線各翅室有黑色圓斑。翅腹面顏色較淡,斑紋與翅背面相同。雌蝶前翅較雄蝶寬,其他差異不明顯。幼蟲以楊柳科之垂柳、水社柳、水柳以及大風子科之魯花樹等植物葉片為食草,雌蝶產卵於寄主新葉或嫩莖,幼蟲棲息於葉面,受驚擾會捲曲假死,或吐絲垂降至地面,化蛹於寄主葉裡或附近隱蔽處。全年皆可見到成蟲活動,在冬季以成蟲越冬,喜訪花、吸食腐果或濕地水分。分布於台灣全島平地至低海拔山區。尚分布於中國大陸、日本、中南半島、馬來半島、緬甸、印尼、印度南部、斯里蘭卡、爪哇、蘇門...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像金子或向日葵的顏色。三原色之一。如:「米黃」、「杏黃」、「鵝黃」。
指某些黃顏色的東西。如:「蛋黃」、「蟹黃」。
變成黃褐色而枯萎。如:「啊!樹葉都黃了。」
內容與色情有關的。如:「黃色書刊」、「這個笑話太黃了。」
黃帝的簡稱。如:「黃老之術」、「炎黃子孫」。
部首。
姓。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雜色的點或花紋。如:「斑點」、「斑馬」、「雀斑」。
斑斕:燦爛多彩的樣子。如:「色彩斑斕」。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一種昆蟲。體形小,四翅大,多彩色。頭上有對複眼,兩個單眼,胸前長三對步行腳。喜歡在花間飛舞,傳播花粉。種類很多,如粉蝶、黃蝶等。俗稱為「蝴蝶」。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參見「蛺蝶」條。
蛺蝶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動物名。節肢動物門昆蟲綱鱗翅目蛺蝶科。成蟲軀幹黑、藍兩色相間,下面灰褐色,翅赤黃有黑紋。吃麻類植物葉子,對農作物有害。
黃斑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眼球視網膜正中央的黃色圓形小斑。當黃斑對著瞳孔,物體的影像正落於此點時,看得最清楚。
2.老虎。
:::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