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6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328.1378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黏塑應變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某些材料的行為,不如彈性材料般應力和應變成線性關係,亦不僅如黏彈性物體般有延遲彈性行為,其應變除了和應力、應變率及時間有關外,當應力釋除為零時,雖經過很長的時間,材料之應變仍無法回歸為零,此殘留的應變稱黏塑應變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當、該。如:「應當」、「應該」、「應有盡有」。
回答。如:「應和」、「應對」、「回應」、「一呼百應」。
承諾、同意。如:「答應」、「應承」、「應許」。
對付、對待。如:「應付」、「應戰」、「隨機應變」。
參加。如:「應徵」、「應考」、「應試」。
配合。如:「應用」、「應景」、「應時」、「應運而生」。
接受。如:「應邀」。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用泥土等材料捏製成人或物的形狀。如:「雕塑」、「泥塑」、「塑像」、「塑造」。
一種有機化合物,可塑性很大,能用來製造多項物品。如:「塑膠」、「塑料」。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更改。如:「變化」、「改變」、「演變」、「千變萬化」、「一成不變」。
突發的事件。如:「兵變」、「九一八事變」。
臨機應付的方法。如:「機變」、「通權達變」。
變動的、變異的。如:「變數」、「變態」。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用膠水或漿糊等塗抹物品,使相結合。如:「黏貼」、「黏郵票」、「黏簿子」。
具有將不同物品貼合在一起的性質。如:「黏性」、「黏液」。
糾纏而離不開。如:「她從小就很會黏人。」
姓。
應變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應付事變。《史記.卷一三○.太史公自序》:「非信廉仁勇不能傳兵論劍,與道同符,內可以治身,外可應變,君子比德焉。」
2.物體因受外力作用所生長度、面積或體積的變化量,與原先長度、面積或體積的比值,稱為「應變」。
:::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