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35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268.2291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黏著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附著緊貼。《周禮.冬官考工記.輪人》「則雖有深泥,亦弗之溓也」句下漢.鄭玄.注:「溓讀為黏,謂泥不黏著輻也。」
黏著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參見「附著力」條。
黏著性;忠誠性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指企業保持顧客和其繼續往來的能力。
黏著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能使物體的接觸面相黏結的物質。如糊精、橡膠、合成樹脂等。也稱為「黏合劑」。
黏著隱樹海葵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黏著隱樹海葵Cryptodendrum adhaesivum俗稱拿破崙地毯海葵。口盤直徑可達300mm,通常為波浪狀,展開時扁平。口盤密生短觸手(長度5mm),口部周圍則除外,可為紫紅色,黃色,綠色或白色;觸手極富黏著性。觸手有兩種型態:口盤中央的觸手具有細柄,末端為5或5以上的短分支(似迷你手套);邊緣附近的觸手則為單純的長球狀,直徑約1mm;而最靠邊緣的觸手則與口盤中央的觸手相似,只是分支較少。兩種不同型態的觸手常具有不同顏色,組合包括黃色及粉紅色,藍色及灰色,綠色及褐色等;偶爾會具有與主色同一色系的斑駁。另外,觸手柄及其末端的顏色可能不同。具有小丑魚共生。 分布於澳洲到日本南部及玻里尼西...
黏著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普通是以小刀攪拌含有最大含水量之土壤,開始時土壤會黏著在小刀面上,稍後水分含量減少,土壤即不再黏著在小刀面或容器上,此時的土壤水分含量即稱為黏著點。常用以選擇在何種水分含量情況下方適宜於翻耕土壤之指標。在實用上,有時利用穿著皮鞋在田間走動,當土壤不會黏著在鞋跟上,即為土壤的黏著點,不同的土壤質地組成有不同的黏著點。
黏著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由於分子間吸引力而附著於土壤顆粒表面之水分稱為黏著水,此種水不易為植物之根部吸收。在久旱不雨之情況下,土壤中之重力水與毛細管水均逐漸減少,及至根物根部無法自土壤中吸收水分,此時之土壤含水情況稱之為枯萎點,其中僅存之水則以黏著水為主。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顯明。如:「著名」、「著稱」、「顯著」。
寫作、撰述。如:「著書」、「著述」、「著作等身」。
文章、作品的通稱。如:「名著」、「巨著」。
穿、戴。如:「著裝」、「穿著打扮」、「穿衣著帽」。
結果、下落。如:「著落」、「尋找無著」。
使用。如:「大處著眼,小處著手」。
的確、實在。如:「著實」。
下棋時走一步棋或下一顆子。如:「著棋」、「棋高一著」。
接觸、碰觸。如:「著陸」、「著地」、「不著邊際」。
使接觸的事物,依附在別的物體上面。如:「著色」、「著墨」、「附著」。
點燃。如:「著火」。
接近、靠近。如:「前不搭村,後不著店」、「上不著天,下不著地」。
陷入。如:「著迷」、「著魔」。
表示動作已有結果。如:「找著」、「睡著」、「蠟燭點著了」。
受到。如:「著涼」。
發生。如:「著急」。
表示動作正持續進行。如:「坐著」、「正說著話」。
表示動作、狀態持續存在。如:「想著」、「瀰漫著」、「貼著標語」。
表示某種情形程度深,後面常與「呢」字連用。如:「多著呢!」、「好著呢!」、「他可聰明著呢!」、「這石頭可沉著呢!」
表示命令或祈使的語氣。如:「慢著!」、「你可要牢牢記著!」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用膠水或漿糊等塗抹物品,使相結合。如:「黏貼」、「黏郵票」、「黏簿子」。
具有將不同物品貼合在一起的性質。如:「黏性」、「黏液」。
糾纏而離不開。如:「她從小就很會黏人。」
姓。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黏著、糾纏。如:「小孩子病了,一直膩著媽媽。」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