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33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360.5151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黨派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因為思想、行為、信念之歧異而形成的派別。如:「黨派惡鬥,營謀私利,並非國家之福。」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人、事或學術的分支系統。如:「學派」、「黨派」、「詩派」。《文選.劉孝標.廣絕交論》:「然則利交同源,派流則異。」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結合同志所組成的有理想、有組織的團體。如:「政黨」、「中國國民黨」、「民主進步黨」。
為私利而結成的團體。如:「朋黨」、「結黨營私」、「狐群狗黨」。
偏袒、偏私。如:「黨同伐異」。
勢均力敵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文。 (2) 有南氏:古國名。 (3) 鈞:通「均」,相等。 (4) 朋黨:同類的人相互集結成黨派,排除異己。〔參考資料〕 《尹文子》逸文(據《太平御覽.卷四三二.人事部.智》引)兩智不能相救,兩貴不能相臨,兩辯不能相屈,力均勢敵故也。
漸進模式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而偏重對具體實際的備選方案作持續比較。7. 現實的多數決策是屬於漸進的,包括國家的公共政策,也是透過黨派互相協調,教育政策亦然。(註2) 漸進模式的弊端當一個漸進的過程正在執行的時候,必須在社會互動還算可以進行時所產生,若是人員已無法繼續下去,則必然產生一種激進的劇烈改變模式,再者就是關於本質的改變,若是在漸進的過程中,只是換湯不換藥,則即使時間拉長,也只是表面改善,未能如實改變。 關鍵字中文:漸進模式英文:incremental model 參考書目註1 張德銳(2001)。教育行政研究,頁258-293五南圖書出版股...
邱吉爾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一海軍大臣。由於戰事進展不順利,下院議員們在1940年5月對當時的張伯倫政府提出不信任動議。經過三大黨派的協商,張伯倫最後決定請邱吉爾接任首相。邱吉爾在二戰期間曾多次發表許多激勵人心的演說,帶領英國對抗軸心國。1940年12月英國的美元儲備以不足使用;45億美元中的大部分已經用於訂購所有美國願意提供的武器軍火。於是邱吉爾親自寫信給羅斯福,坦率地表明英國已缺乏資金,但是依然希望美國能夠幫助英國,羅斯福收到該信後提出以「租借」的方式將武器彈藥提供給英軍。兩個月後,租借法案在國會獲得通過。二次大戰結束後,戰時內閣也必須解散。5...
東林黨爭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已剝落殆盡,不以國事為重,而熱中於門戶報復。宦官沉寂不久,有再度猖獗,總攬了朝廷的軍、政和財政大權。黨派之間的鬥爭、報復和宦官的干政,將明末的官僚體制一步一步帶到土崩瓦解的局面,明帝國的亡國之期,已經屈指可數。 關鍵字中文關鍵字:東林黨爭 參考資料張元、李孝悌/著。簡明中國歷史。頁207-209。龍騰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朋黨比周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朋黨,集結黨派。比周,相互勾結。朋黨比周指一群人彼此勾結集黨營私。《荀子.臣道》:「朋黨比周,以環主圖私為務,是篡臣者也。」《舊唐書.卷九二.韋安石傳》:「青州刺史韋安石、太子賓客韋嗣立,刑部尚書趙彥昭等,往在先朝,曲蒙厚賞,因緣幸會,久在廟堂,朋黨比周,聞於行路。」也作「朋比」。
朋黨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同類的人相互集結成黨派,排除異己。《戰國策.趙策二》:「臣聞明王絕疑去讒,屏流言之跡,塞朋黨之門。」《史記.卷七九.范雎蔡澤傳》:「使馳說之士無所開其口,禁朋黨以勵百姓,定楚國之政,兵震天下,威服諸侯。」
勢鈞力敵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文。 (2) 有南氏:古國名。 (3) 鈞:通「均」,相等。 (4) 朋黨:同類的人相互集結成黨派,排除異己。〔參考資料〕 《尹文子》逸文(據《太平御覽.卷四三二.人事部.智》引)兩智不能相救,兩貴不能相臨,兩辯不能相屈,力均勢敵故也。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