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3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312.5173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黲黷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昏暗不清的樣子。唐.杜甫〈三川觀水漲二十韻〉:「何時通舟車,陰氣不黲黷。」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汙垢。南朝宋.傅亮〈潘尚書僕射表〉:「上增國垢,下招私黷。」
汙穢。《文選.孔稚珪.北山移文》:「乍迴跡以心染,或先貞而後黷。」
1.輕慢、不恭敬。《書經.說命》:「黷于祭祀。」《後漢書.卷五二.崔駰傳》:「進不黨以讚己,退不黷於庸人。」
2.貪求。《南史.卷四九.劉懷珍傳》:「及累為州郡,頗黷財賄。」唐.柳宗元〈封建論〉:「列侯驕盈,黷貨事戎。」
3.輕妄、濫用。如:「窮兵黷武」。唐.柳宗元〈駮復讎議〉:「誅其可旌,茲謂濫,黷刑甚矣。」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淺青黑色的。宋.沈括《夢溪筆談.卷二.故事二》:「近歲京師士人朝服乘馬,以黲衣蒙之,謂之『涼衫』。」
:::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