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1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298.5657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龍口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龍的嘴巴。
2.地名。在山東省黃縣西渤海沿岸,民國三年自闢商埠。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傳說中的動物。頭生角、鬚,身似大蛇,有鱗、爪,能飛天、潛水,忽來忽去,有雲相襯。
古代用以比喻君王。如:「龍袍」、「龍體」、「真龍天子」。
借指首領或豪傑才俊。如:「人中之龍」、「臥虎藏龍」。
古生物學上指古代某些巨大的動物。如:「恐龍」、「雷龍」。
龍舟:龍形的船。通常在端午節舉行划船比賽時使用。如:「大家一起去看龍舟比賽。」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人與動物飲食、發聲的器官。如:「口腔」、「張口」、「閉口」、「守口如瓶」。
器物納入或放出的地方。如:「瓶口」、「碗口」、「槍口」。
內外相通的地方。如:「港口」、「路口」、「巷口」、「門口」、「關口」。
刀鋒、劍鋒。如:「刀口」、「劍口」。
物體破裂處。如:「傷口」、「裂口」、「決口」。
量詞:A>用於計算人數的單位。如:「一家八口」。B>計算牲畜數量的單位。相當於「隻」、「頭」。如:「三口豬」。C>用於計算器物數量的單位。如:「兩口鍋子」、「一口鋼刀」、「一口枯井」。
踟躕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3.一種古代接漏刻水的盛器。《初學記.卷二五.器物部.漏刻》:「殷夔漏刻法曰:『為器三重,圓皆徑尺,差立於水輿踟躕之上,為金龍口吐水,轉注入踟躕經緯之中。』」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張口、開口。《莊子.秋水》:「公孫龍口呿而不合,舌舉而不下,乃逸而走。」
龍漦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原指由龍口中流出的唾液。即龍的精氣。相傳周厲王後宮的一名童妾,遭龍漦而受孕,生下褒姒。見《史記.卷四.周本紀》。後用以比喻禍國的女子。唐.駱賓王〈代徐敬業討武氏檄〉:「龍漦帝后,識夏庭之遽衰。」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水流會合之處。《元史.卷六六.河渠志三》:「龍口者,水之所會,自新河入故道之潀也。」
金魚草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金魚草目錄1 基本資料2 介紹2.1 莖2.2 葉2.3 花2.4 果實3 參考書目4 關鍵字 基本資料學名:Antirrhimum majus L.英文名:Snapdragon別名:柳穿魚、兔仔花、龍口花、龍頭木樨、龍頭花、龍口花、孟買彩雀、洋彩雀、彩雀花、獅子花、虎嘴花等植物分類:玄參科(Scrophulariaceae)金魚草屬(Antirrhimum)(註1)園藝分類:多年生草花原產地:地中海沿岸地區花色:黃色、白色、橙色、粉紅色、紫紅色至...
龍珠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傳說得自龍口的寶珠。[例]龍珠常是神話故事中人見人愛的寶物。
浴佛節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佛誕節。相傳佛陀釋迦牟尼出世時,有九龍口吐香水,沐浴佛身。為紀念此事,中國佛教於佛誕日(農曆四月初八)舉行浴佛儀式。也稱為「佛誕節」、「佛誕日」。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