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3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330.4142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龍漦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原指由龍口中流出的唾液。即龍的精氣。相傳周厲王後宮的一名童妾,遭龍漦而受孕,生下褒姒。見《史記.卷四.周本紀》。後用以比喻禍國的女子。唐.駱賓王〈代徐敬業討武氏檄〉:「龍漦帝后,識夏庭之遽衰。」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傳說中的動物。頭生角、鬚,身似大蛇,有鱗、爪,能飛天、潛水,忽來忽去,有雲相襯。
古代用以比喻君王。如:「龍袍」、「龍體」、「真龍天子」。
借指首領或豪傑才俊。如:「人中之龍」、「臥虎藏龍」。
古生物學上指古代某些巨大的動物。如:「恐龍」、「雷龍」。
龍舟:龍形的船。通常在端午節舉行划船比賽時使用。如:「大家一起去看龍舟比賽。」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順流。《說文解字.水部》:「漦,順流也。」
龍或魚的唾液。《國語.鄭語》:「卜請其漦而藏之,吉。」三國吳.韋昭.注:「漦,龍所吐沫,龍之精氣也。」《文選.班固.幽通賦》:「震鱗漦于夏庭兮,匝三正而滅姬。」
:::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