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0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468.7585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龍爭虎鬥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比喻各強爭鬥。元.馬致遠《漢宮秋》第二折:「枉以後龍爭虎鬥,都是俺鸞交鳳友。」《金瓶梅》第一○○回:「封豕長蛇,互相吞併。龍爭虎鬥,各自爭強。」也作「龍戰虎爭」、「龍爭虎戰」、「虎鬥龍爭」。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努力求取。如:「爭取」、「競爭」、「據理力爭」、「兵家必爭之地」。
吵嘴、辯論。如:「爭吵」、「爭論」、「口舌之爭」。
搶著。如:「爭先恐後」、「爭著付錢」、「爭風吃醋」。
相抗衡、互不相讓。如:「爭執」、「意氣之爭」。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傳說中的動物。頭生角、鬚,身似大蛇,有鱗、爪,能飛天、潛水,忽來忽去,有雲相襯。
古代用以比喻君王。如:「龍袍」、「龍體」、「真龍天子」。
借指首領或豪傑才俊。如:「人中之龍」、「臥虎藏龍」。
古生物學上指古代某些巨大的動物。如:「恐龍」、「雷龍」。
龍舟:龍形的船。通常在端午節舉行划船比賽時使用。如:「大家一起去看龍舟比賽。」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一種猛獸。屬脊椎動物。形狀像貓,體型碩大。全身黃褐色,有黑色條紋。性情凶猛,為肉食性動物。俗稱為「老虎」。
威武勇猛。如:「龍兄虎弟」、「虎父無犬子」。
虎虎:形容精神充沛的樣子。如:「虎虎生風」。
馬馬虎虎:隨便、不仔細。如:「他做每一件事都是馬馬虎虎,交差了事。」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相抗爭。如:「戰鬥」、「鬥爭」、「明爭暗鬥」。
使動物相鬥。如:「鬥狗」、「鬥雞」。
比賽、競賽。如:「鬥法」、「鬥智」、「鬥棋」。
奮鬥:努力求勝。如:「團結奮鬥」。
勢均力敵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雙方力量情勢相當,不分上下。如:「由於兩隊勢均力敵,勢必演出一場龍爭虎鬥。」也作「力敵勢均」、「力均勢敵」。
黨錮之禍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在桓帝之時。桓帝與五宦官相謀滅外淒梁冀,受封為侯,從此掌握朝廷大權。因此,和帝以後,外戚與宦官在內朝龍爭虎鬥,輪流掌權。宦官掌權之後,即利用族人與養子任地方大員,與豪族勾結,魚肉鄉民,其情形和外戚如出一轍。 經歷在內朝掌政的情況下,政治上慢慢出現了批判勢力。這些事例大都來自有關未而無權利的外朝官僚。其批評對象都指向宦官。外潮的批評始於安帝,但批評者不是自殺,即是下獄而死。至桓帝時,批評者已成為一股龐大的勢力。這些批評者大多為儒者出世,稱為「清流」。清流派的結構大致是外朝官僚、非宦官派的地方官、受排拒的豪族、不受重視的鄉論...
虎鬥龍爭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比喻列強爭鬥。元.宮大用《七里灘》第三折:「投至得帝業興,家業成,四邊平靜,經了幾千場虎鬥龍爭。」《儒林外史》第四二回:「桂林杏苑,空成魂夢之遊;虎鬥龍爭,又見戰征之事。」也作「龍爭虎鬥」。
龍爭虎戰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比喻勢均力敵的各強互相爭鬥。《五代史平話.梁史.卷上》:「龍爭虎戰幾春秋,五代梁唐晉漢周。」也作「龍爭虎鬥」。
龍戰虎爭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比喻各強爭鬥。《文選.班固.答賓戲》:「於是七雄虓闞,分裂諸夏,龍戰虎爭。」也作「龍爭虎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