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6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480.2109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龍蛇字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形容字跡蒼勁有力像龍蛇般盤繞著。元.王實甫《西廂記.第三本.第一折》:「休教那淫詞兒汙了龍蛇字,藕絲兒縛定鵾鵬翅。」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傳說中的動物。頭生角、鬚,身似大蛇,有鱗、爪,能飛天、潛水,忽來忽去,有雲相襯。
古代用以比喻君王。如:「龍袍」、「龍體」、「真龍天子」。
借指首領或豪傑才俊。如:「人中之龍」、「臥虎藏龍」。
古生物學上指古代某些巨大的動物。如:「恐龍」、「雷龍」。
龍舟:龍形的船。通常在端午節舉行划船比賽時使用。如:「大家一起去看龍舟比賽。」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記錄語言的符號。如:「文字」、「字母」。
字音。如:「咬字清楚」、「字正腔圓」。
書體。如:「顏字」、「柳字」。
根據本名而另外取的別名。如:「白居易字樂天」。
古時指女子許嫁。如:「待字閨中」。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爬蟲類動物。全身有鱗。沒有四肢,靠扭曲身體前進。分有毒跟無毒二種。
委蛇:假意順從,敷衍應付。如:「這件事暫且虛與委蛇。」
龍蛇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龍和蛇。比喻非凡的人。《易經.繫辭下》:「尺蠖之屈,以求信也;龍蛇之蟄,以存身也。」《左傳.襄公二十一年》:「深山大澤,實生龍蛇。」
2.比喻英雄與凡夫。元.馬致遠〈夜行船.百歲光陰套.喬木查〉曲:「縱荒墳橫斷碑,不辨龍蛇。」元.王伯成《貶夜郎》第四折:「大唐家朝冶裡龍蛇不辨,禁幃中共豬狗同眠。」
3.比喻懷才隱退。《漢書.卷八七.揚雄傳上》:「以為君子得時則大行,不得時則龍蛇。」
4.形容草書縱逸的筆勢。唐.李白〈草書歌行〉:「怳怳如聞神鬼驚,時時只見龍蛇走。」宋.陸游〈漢宮春.羽箭雕弓〉詞:「淋漓醉墨,看龍蛇、飛落蠻牋。」
5.矛戟類的兵器。唐.呂溫〈代鄭相公謝賜門戟狀〉:「武庫龍蛇,忽追飛於陋巷。」
藕絲兒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比喻情絲。元.王實甫《西廂記.第三本.第一折》:「休教那淫詞兒汙了龍蛇字,藕絲兒縛定鵾鵬翅。」
:::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