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5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578.1402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龍頭鍘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一種古代的鍘頭刑具。刑具分有等級,龍頭鍘的對象大都屬於王公貴族。《三俠五義》第一五回:「只見四名衙役,將龍頭鍘抬至堂上,安放周正。」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傳說中的動物。頭生角、鬚,身似大蛇,有鱗、爪,能飛天、潛水,忽來忽去,有雲相襯。
古代用以比喻君王。如:「龍袍」、「龍體」、「真龍天子」。
借指首領或豪傑才俊。如:「人中之龍」、「臥虎藏龍」。
古生物學上指古代某些巨大的動物。如:「恐龍」、「雷龍」。
龍舟:龍形的船。通常在端午節舉行划船比賽時使用。如:「大家一起去看龍舟比賽。」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動物脖子以上的部分。如:「頭顱」、「人頭」、「牛頭」。
頭髮或髮型。如:「洗頭」、「小平頭」、「三分頭」。
事物的開始或結束兩個端點。如:「開頭」、「盡頭」、「從頭開始」、「善惡到頭終有報」。
事物的兩端。如:「兩頭」。
最前面的。如:「頭獎」、「頭排」、「買票時,記得買頭幾排的。」
在先前的。如:「頭幾天」、「頭兩年」。
剩下或殘餘的東西。如:「零頭」、「菸頭」。
首領。如:「頭領」、「頭目」。
量詞:計算牛、驢、騾、羊、豬等牲畜或似頭之物的單位。如:「一頭牛」、「三頭羊」。
詞綴,用於詞尾。如:「石頭」、「木頭」、「前頭」、「後頭」、「拳頭」。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用來切割草類物品的刀具,又稱為「鍘刀」。如:「鋼鍘」、「藥鍘」。
用鍘刀切斷。如:「鍘草」、「鍘頭」。
古代用來砍斬犯人頭顱的刑具。如:「虎頭鍘」。
龍頭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龍的頭。《三國志.卷五○.吳書.妃嬪傳.吳主權潘夫人》:「得幸有娠,夢有以龍頭授己者,己以蔽膝受之,遂生(孫)亮。」《西遊記》第一○回:「魏徵謝了恩,卻纔撚子在手,忽聽得朝門外,大呼小叫。原來是秦叔寶、徐茂功等,將著一個血淋淋的龍頭,擲在帝前。」
2.科舉時代稱狀元為「龍頭」。清.紀昀《閱微草堂筆記.卷七.如是我聞一》:「余舉中殿試後,尚未傳臚。在董文恪公家,偶遇一浙士能測字,余書一墨字,浙士曰龍頭竟不能屬君矣。」
3.三國魏華歆、邴原、管寧三人為同窗好友,時人以一條龍比喻三人。歆為龍頭,原為龍腹,寧為龍尾。見《三國志.卷一三.魏書.鍾繇華歆王朗傳.華歆》南朝宋.裴松之.注。《三國演義》第六六回:「華歆當日逞凶謀,破壁生將母后收。助虐一朝添虎翼,罵名千載笑『龍頭』!」
4.領袖人物。如:「龍頭老大」。《孽海花》第三回:「我們四友裡頭,文章學問,當然要推你做龍頭,弟是婪尾。」
5.自來水管出水的管制器。也稱為「水栓」、「水龍頭」。
:::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