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5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343.7611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樂論篇]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荀子‧樂論篇]是荀子針對墨子 「非樂」所作,旨在闡發樂教價值。墨子因有感於春秋戰國時代禮樂之文,喪葬之儀過於繁縟奢靡,僅能表現少數貴族的身分地位,無益於窮苦百姓實際民生,於是主張非樂、節葬。如[墨子‧非樂篇]中說:「子墨子之所以非樂者,非以大鐘鳴鼓、琴瑟竽笙之聲,以為不樂也……耳知其樂也,然上考之不中聖王之事,下度之不中萬民之利,是故子墨子曰非樂也。」墨子並引用[尚書‧泰誓]中的話,證明古代聖王以樂為不當之事:「嗚呼!舞佯佯,嘉言孔章,上帝弗常,九有以亡。」言國君若耽於樂舞,必亡國喪邦。然而墨子的說法全然出於功利原則,並未考慮音樂的人文教化功能。荀子有鑑於此,於是作[樂論篇],一面申論音...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喜悅。如:「快樂」、「歡樂」、「樂不可支」、「樂極生悲」。
喜歡去做。如:「樂此不疲」、「樂於助人」、「樂善好施」。
有節奏而和諧動人的聲音。如:「音樂」、「樂曲」、「樂章」。
喜好。如:「樂山樂水」。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分析、判斷。如:「談論」、「析論」、「討論」。
評議的文章或語言。如:「社論」、「言論」。
一種討論事理的文體。如:「六國論」。
學說或主張。如:「天演論」、「進化論」、「相對論」。
依據、按照。如:「論理」、「論件計酬」、「論功行賞」。
比作、視同、處理。如:「以棄權論」、「以作廢論」。
顧及、考慮。如:「不論是非」、「無論如何」。
論語:孔子的弟子及再傳弟子記載孔子言行的書。共二十篇,是四書之一。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首尾完整的文章。如:「篇章」、「詩篇」、「千篇一律」、「憤而成篇」。
書籍的部分單位。如:「上篇」、「下篇」、「第六篇第五章」。
量詞。用於計算文章或詩作的單位。如:「一篇論文」、「詩三百篇」。
樂論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荀子篇名。論述音樂和人生的關係,以為音樂能提高道德修養,有教化人心和移風易俗的作用。
:::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