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30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740.4261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Lejeunea japonica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植物體黑色或橄欖綠。莖10mm長,0.08~0.1mm直徑,含葉寬0.9~1.2mm,不規則羽狀分枝;假根多數;葉覆瓦狀,廣開展,背片強凸,卵形,0.4~0.6mm長,0.35~0.45mm寬,邊緣全緣,圓頭或常鈍頭或稀亞銳頭,略內捲;葉緣細胞15~20μm,中央細胞25~37×20~32μm,壁薄,中間加厚物不明顯,三角隅小,基細胞達50×25μm,大多與中央細胞同大;角質層平滑;每細胞有20~50個油體,油體圓形或橢圓形,2~4×2~2.5μm,透明,內部勻質;腹片為背片長之1/5~1/4,卵形,膨大,自由邊緣略內捲,先端歪截頭,第一齒鈍頭,具一個射出細胞,第二齒退化,透明細胞在第一齒基部...
Lejeunea flava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物著生於常綠樹林之樹幹或枝上,或葉附生。黃綠色~黃色。莖長5~10mm長。葉背片疊生,廣開張,橢圓形,全緣,圓頭。腹片為背片的1/4長,橢圓形。葉細胞12~20μm,略厚壁,三角隅小。油體每細胞3~15個,圓~橢圓形,5~10μm,微粒聚合體。腹葉略疊生,廣彎入而著生於莖,寬度約為莖的4倍,圓形~卵形,2裂,裂深1/2,切角狹窄,裂片狹三角形,鈍頭。
Lejeunea ulicina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植物著生於林內的樹幹上。綠色。莖甸匐,1~3mm長,不規則的少量分枝。葉背片離生,不張開,橢圓形,全緣,鈍頭,圓頭,或切頭,基部具有1個油胞。腹片大,背片的1/2~3/4大,卵形,先端凹。葉細胞10~20μm,略厚壁,三角隅小。腹葉離生,比莖的寬度略寬,2裂,裂深3/5,裂片打開,狹三角形。
Lejeunea eifrigii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植物土生或水泥壁上生:葉廣開展,背片卵形,小尖頭。腹片小。葉細胞壁極薄,缺少中間加厚,無三角隅,腹葉腎形,小,2裂片。1/2深裂,雌苞葉之背片銳頭,蒴萼長棒狀,只在上半部有龍骨。
Lemnalia flava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珊瑚群體為分枝形,分枝細而柔軟,柱部表面光滑、無珊瑚蟲。珊瑚蟲僅分布在小分枝頂端,不成叢或穗狀,收縮時呈小突起狀,粗糙如砂紙。珊瑚蟲基部無骨針支持束,骨針細長紡錘形,柱部表層骨針半月形或六輻星形。生活群體呈黃褐或淡褐色。
Malaxella flava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頭頂亞中長與基寬相等,側脊近乎直,亞中脊於端部接合,Y字型脊起之主幹不明顯,前額中長為最寬處的2.4倍,最寬處位於單眼,側脊近乎平行,中脊簡單,後唇基基寬超過前額端寬,口針長稍超過中足轉節,端節稍短於亞端節且長為寬的2.8倍,觸角稍長,第一節長為寬的2倍且與第二節之比為1:3.1,第二節稍長於前額中長,前胸背板側脊達後緣,一般體色為黃色至橘色,複眼黑色,觸角及腹部較呈紅色,生殖器黃色,前翅灰黃色且透明,翅脈與前翅同色,雄蟲尾節相當大且左側端角具一粗壯突起,生殖節側緣近乎平行且開口不對稱,具有兩個中央腹面突起而左側較高,陽具之陽莖呈管狀,把握器稍不對稱,基部寬且端部漸窄,長翅型雄蟲體翅長為3.8...
Arichanna postflava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本種展翅長約 61-66mm;雄蟲觸角雙櫛齒狀,雌蟲者絲狀;頭部、胸部、前翅、腹部暗灰色,後翅基半部暗灰色,後半部黃色;前翅前中線、後中線、亞外緣線與外緣線由各脈所區隔呈黑色寬斑,端室外側具有另一黑斑;後翅端室外側有黑斑,後中線與亞外緣線同前翅者。外觀近似於裡黃星尺蛾(Arichanna jaguararia wangi),然該種前翅各線紋段黑斑大小較不一致,端室外側斑明顯較大而方,以此可作初步區別。
Zoraida (Zoraida) flava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一般體色為均勻的淺黃褐色除了把握器端部還有尾節及生殖節為黑色,前翅灰白色並具有淺黑色斑紋,前額側脊基部緊鄰且於複眼中央開始分開,觸角長於前額加上後唇基,觸角第二節之長為寬的6倍,前翅長為寬的3.75倍且與後翅長之比為1:0.44,後足刺型為5-5-5,雄蟲體長(含前翅)為9.2公厘,前翅長為8.5公厘,觸角第二節為1.41公厘,雄性生殖器之尾節稍微長,以背面觀則長為寬的1.8倍,端部尖圓,尾突立於中央,生殖節無背後方之突起,以腹面觀則中央腹面之突起端部尖圓且基寬等長於中長,陽莖鞭狀體大部分為膜質且右側有一小突起,把握器端部圓且背面中央具突起而在相同位置的腹面也具一突起。
Amata flava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雄性成蟲3.6公分,雌性成蟲3.7公分,公母體型無明顯差異,前胸背中央具一大黃斑,腹部黑黃相肩,黃窗鹿蛾前後翅斑紋、形狀、位置和大小皆與黑腹環鹿蛾(Amata lucerna)極為相似,但黃窗鹿蛾前後翅窗斑內佈有黃色鱗粉,尤其後翅窗斑和前翅F1、F4上方小斑最為明顯,且黃窗鹿蛾腹部黑色環帶較細可供區分兩種差異。黃窗鹿蛾主要分部於印度及台灣南部山區等地,於台灣成蟲期於4-9月。
Sansibia flava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珊瑚體由成叢的珊瑚蟲構成,一叢的珊瑚蟲數量不一,底部皆以薄層的肉質組織或匍匐根相連,覆蓋於礁石表面。珊瑚蟲單型,可達數公分高,不能完全收縮,觸手具有許多小分枝,在兩側排成1~4列,骨針很小,薄片狀或球形,直徑約0.02 mm,表面光滑。生活群體呈綠、藍或褐色,具有螢光,含共生藻。
我是貓頭鷹博士,
有問題可以問我喔!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