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3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515.6342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Web 2.0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自從2001網路電子商務泡沫化後,基於下列三項因素:(1)產業出現許多新的網站應用模式;(2)開放原始碼的推動;(3)寬頻及上網人口的普及性,加速了軟體應用的傳遞與分享。因此,在O’Reilly Media創辦人兼執行長Tim O’Reilly與MediaLive國際公司在2001年經過腦力激盪後提出了「Web 2.0」這一個名詞,以代表新的網路應用模式,而與傳統的模式做為區隔。雖然最初O’Reilly提出Web 2.0的這一個名詞,只是概念性的表述,而未被明確定義,經過2004年的國際研討會,以及之後各個領域的不斷探討,逐步界定了Web 2.0的涵義。
Web 2.0是...
Tim O'Reilly (2005). What Is Web 2.0: Design Patterns and Business Models for the Next Generation of Software. Retrieved March 6, 2012, from http://oreilly.com/web2/archive/what-is-web-20.html.
Library 2.0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如同Web 2.0最初是網際網路廠商用來宣傳的概念性名詞一般,Library 2.0也是屬於一個概念、一個思考的方法,重點在於強調如何結合Web 2.0概念之下所強調的服務模式和發展的相關技術,進而應用在圖書館的服務與經營,提昇圖書館的專業形象,並延伸服務的範圍。Library 2.0最初是由Michael Casey在他的LibraryCrunch部落上使用了這一個名詞,提出圖書館無論在館員、資源、讀者都應該能夠在相同的平台彼此互相交流與互動。之後,圖書館界的館員開始有許多地探索與討論Library 2.0,這個名詞的定義、重要性,以及實踐之道。雖然有許多歧異,不過大致而言,Librar...
Michael E. Casey and Laura C. Savastinuk. (2006). Library2.0: Service for the next-generation library. Library Journal, 131(14), 40-42.Jack M. Maness (2006). Library 2.0 Theory: Web 2.0 and Its Implications for Libraries. Webology, 3 (2). Retrieved March 4, 2012, from http://www.webology.org/2006/v3...
B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